第二四九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 ( 5575 )(第2/3頁)

有交往,何不請他出面,試探一二?”

袁紹連連點頭,“就依元皓所言。”

“至於關純耿武,雖為忠貞之士,卻不過是莽夫而已,不足為慮。宴請韓馥之時,可請玄德出面,到時候帳中亂起,憑玄德兄弟,定能斬了那關純耿武地人頭。”

袁紹站起來,走到田豐面前,深施一禮。

“若非元皓,我險些沒命!”

當下把事情委托給田豐劉備二人。

劉備走出大帳,正要離開時,卻被田豐叫住。

“玄德,你既然已經為主公效力,理應盡心竭力才是,萬不可有其他地念頭。”

田豐說話。素來直爽。

劉備聞聽,心裏不由的一咯噔。

“元皓先生這話是什麽意思?”

“你明白,我也清楚……玄德,你我同在主公帳下,還請牢記我今日的話語,否則……”

田豐沒有說完。轉身離去。

劉備看著田豐的背影,心中感到無比的悲苦。

前些日子,他見到了公孫瓚。原本想要和公孫瓚交談一番,哪知道他剛上前,公孫瓚就扭過臉,好像根本不認識他一樣。昔日同窗,今後只怕再也難以如從前一般。

若說劉備不盡心,那是有點冤枉了他。

他現在唯有依靠袁紹才能有出頭之日。怎能不盡心?可在內心的深處,劉備卻隱隱有一種感覺。他不能這樣子下去。跟著袁紹越久,對這個人就越了解,只怕是難成大事。可不靠袁紹,他又能依靠什麽人呢?每每想到這些,心裏面就絞痛不已。

回到軍帳中,劉備坐在椅子上,越想就越覺得憋屈。

關羽文醜這時候正好陪伴著許攸走進來,看到劉備在那裏呆坐,都不禁有些好奇。

“玄德。為何如此模樣?”

這不問還好,一問之下,劉備終於忍不住了,放聲大哭起來。

“子遠,我只怕命不久矣。”

關公聞聽,驚怒道:“難道有人要謀害兄長?”

許攸也覺得奇怪。“玄德,你這話……從何說起呢?”

“元皓不容於我,若這樣下去,我遲早必死。”

當下,把田豐地話,重復了一邊,而後拉著許攸的手說,“子遠。劉備自郡起家,歷經太平道之亂。他人都享有榮華富貴,為何備卻如此命苦?盧師不容於我,如今連元皓先生也不容與我……子遠。以後你還是不要和我這不詳之人走的太近,以免受到牽連。”

若說袁紹最早地 �僚,有六個人。

除了何颙之外,許攸跟隨袁紹的時間最長,也是最早,袁紹帳下能與他相比的,唯有逢紀一人而已。

可是自田豐加入之後,許攸明顯的感到自己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

論才能,他比不得田豐,這一點他承認。

但這並不代表著,許攸就甘心居於田豐之下。

聞聽劉備這番話,不由得也生出了兔死狐悲地感受。

“玄德放心,有許攸一日,斷不會讓玄德受那田豐地委屈。”

殊不知這話出口之後,劉備的眼中,卻露出了一抹極為復雜的表情,但隨即就被那淚光所遮掩。

******

老夫人將要來陽了!

這對於董俷而言,無疑是一個值得興奮的好消息。

老夫人為什麽突然要來陽呢?其實原因並不是很復雜。董夫人過世之後,老夫人在牧場時常感到寂寞。

男人們都在外面忙事業,可是這家裏卻越發的冷清起來。

除了董媛還在身邊,親人們都遠離了家園。年紀大了,老夫人總是希望能和家人在一起。特別是希望薰俷能在身邊。所以在薰媛的勸說之下,老夫人終於下定決心,離開臨洮,前來陽。

把牧場中的事情,都交給了牛輔。

其實,牧場如今也沒什麽事情了……

早先的家業,早已經被搬遷到了張掖。原本還有些戰馬,但也在一年前,送給了董卓以充當軍馬。

不過,即便是如此,家大業大,想要一下子都搬過來,也是不太可能。

而出乎董俷意料之外地是,第一批抵達陽地人,居然是華佗和馬真所率領的醫護營。

原因嘛,卻是源自於濟慈的一封信。

華佗一到陽,就找上了董俷。

表情非常地嚴肅,沉聲道:“吳忠侯,老朽漂泊半生,唯有一個學生就是濟慈,老朽視之若親生。”

那模樣,讓董俷嚇了一跳。

“先生這是什麽意思?”

“聽聞吳忠侯麾下,有一小將,名為董鐵?”

薰俷點頭,“正是,那是我四名親衛統領之一,不知先生為何提起他來?”

“小慈與董鐵情投意合。所以想……”

薰鐵……濟慈……

薰俷聞聽之後,可當真是吃驚不小。薰鐵地傷勢已經全好了

裏跟著董俷,也沒聽他說這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