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0一章 泰山賊(一) ( 6129 )(第3/3頁)

曹操、荀攸很敏銳的覺察到了袁紹話中地毛病。

袁本初想要幹什麽?

曹操的第一個反應,是對袁紹產生了一絲懷疑。

何進心裏一驚,“本初之意,我該當如何?”

袁紹挺胸。傲然道:“大將軍所慮者,一為太後不允。只是太後不知人心險惡,雖與大將軍同胞,可久居深宮,對閹寺的信任……呵呵,莫要忘記,聖上雖是大將軍的外甥,更是太後親子。若太後對大將軍心生疑慮。只怕大將軍就要危險了。”

何進連連點頭,“本初之言,甚為在理。”

“紹有一計,可令太後改變主意。亦無需擔心閹寺從中作樂。何不召集四方猛將。閹寺罪大惡極,世人皆知。然其淫威。京畿之兵能否聽從大將軍調遣,不可不顧慮。更何況太後之死,亦是大將軍的一處軟肋。京畿之地,對大將軍不滿者,甚多。”

“召集猛將,不知何人可當之?”

“並州刺史丁原,素來重用。其兵馬就與胡人交戰,可謂大漢精兵。且丁原帳下,猛將如雲。正好可以令他入陽,拱衛、震懾京畿,到時候誰人敢觸大將軍鋒芒。”

何進說:“丁原卻為猛將。”

“河內太守王匡,曾為大將軍掾,可為合適人選。”

“卻是如此。”

“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皆為人傑,可為合適人選。”

“還有呢?”

“涼州刺史董卓,太尉張溫……都是人中之雄。幾路兵馬一至陽,則閹寺可除,大將軍也能整肅兵馬,宣揚我大漢兵威,為聖上揚名,令宵小藏匿。此乃一舉數得,大將軍以為如何?”

其他幾路人馬,何進倒是都無所謂。

唯有涼州刺史董卓……他若入陽,好嗎?

袁紹笑道:“大將軍,可是擔心董涼州?”

“正是。”

“難道大將軍不以為,董涼州在涼州方為虎,在陽……呵呵,只怕他入京,總不可能把幾十萬大軍都帶在身邊。到時候大將軍有各方豪傑相助,董涼州也難與大將軍爭鋒。”

何進的眼睛,不由得再次閃亮。

“本初此言,甚好!”

“不可!”

曹操大步走出來,“閹寺之禍,古今有之。但世主不當假之於權寵……若欲鏟除閹寺,只需誅殺元兇即可。只需一獄吏就可以辦到地事情,何必要紛紛召集外兵?”

這話說的很中肯,荀攸、荀爽都輕輕點頭。

只可惜,那董太後之死卻是成了何進的心病。他實在擔心,若張讓等人以此為借口攻擊,到時候何太後一聲令下,京畿之地,又有幾人可以聽從他何進的調遣。

“孟德莫非懷有私心,想要害我不成?”

何進沉下了臉,“我意已決,就依本初之計。”

一邊,袁紹露出一絲絲陰狠笑意,此計若成,則叔父的二虎爭食,就可以開始了。

薰太後,嘿嘿嘿……

何進一俟決定下來,立刻安排人行動。

曹操走出大將軍府,卻忍不住仰天發出一聲長嘆。

“只怕如此一來,天下必亂。”

“孟德慎言!”

荀攸正好也走出來,聽到曹操的這句話,忍不住連忙制止,“孟德何處此不吉之言。”

曹操咬牙切齒道:“你看著吧,何進、袁紹,實乃元兇。”

荀攸一陣沉默,許久後輕聲道:“孟德可有打算?”

“我擬辭官,回轉陳留。”

“啊,孟德要走?”

曹操看了一眼荀攸,“陽將不會在安寧,此時不走,只怕你我都難保全性命啊。”

“孟德何出此言?”

看四下無人,曹操輕聲道:“你我皆非黨人……我欲回家,靜觀其變。若陽不亂也就罷了,若陽因此而亂……公達,只怕你我接下來,都要另謀出路才是。”

說完,曹操揚長而去。

只留下荀攸,呆呆的發愣。

你我皆非黨人……

以荀攸對曹操的認識,這裏面可是話中有話啊。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道靈光。

難道說董太後……荀攸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