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 ( 6003 )(第2/3頁)

劉洪,當然卻是稱呼漢帝已經駕崩,有碩意圖謀反

劉洪雖然與何進尿不到一個壺裏,可畢竟還是忠於漢帝。

故而聞聽碩謀逆,立刻答應配合。而他則帶親衛,隨同何進自北宮門入,與鸞衛匯合之後,殺向了長樂宮。何進很緊張,畢竟他假傳消息,說漢帝駕崩才如此做。如果……何進心中忐忑,看了看劉洪身邊的親衛,朝著身後人使了一個眼色。

實在不行的話,就幹掉這老小子!

就在這時候,楊謙出現在宮門台階上。手中高舉上軍虎符。

“住手。我有上軍虎符,新軍部曲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有上軍軍官上前詢問:“碩公何在?”

楊謙冷笑道:“碩公。已經獨自逃命去了……”

“啊!”

新軍頓時傳來一陣咒罵聲,楊謙趁機大聲說:“快住手,我是大將軍的人,凡投降者,都可不予追求。爾等還不放下兵器,莫非真地要等屠刀落下來才後悔嗎?”

遠處。何進看到楊謙出現,眼睛不由得一亮。

那楊謙本是他安排在十常侍身邊地人,如今在這裏出現,莫非是……

“鸞衛,立刻收兵!”

李信那邊聽到命令,帶領鉤鑲女兵組成雲錘陣,退到了何進的身後。

就見楊謙手捧虎符,走到了何進的馬前。雙手奉上道:“大將軍,新軍本無意謀反,只是受了那碩一人地欺瞞。碩已經往北宮門方向跑去,請大將軍明察。”

說著話。擠了擠眼睛。

何進懸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子裏。

他接過了虎符。“本公不會追究新軍將士的罪名,只誅殺首惡。李信,命你立刻帶鸞衛追殺碩,莫要讓他走出北宮……”

“喏!”

李信立刻帶人追了下去,何進和劉洪,走進了長樂宮。

當何進看到漢帝的屍身時,突然產生了一種想要放聲大笑的沖動。

陛下啊陛下,不是何進想要殺你,實在是你不肯給何進路走啊。如今你死了,我還活著……嘿嘿,我那外甥將會成為皇帝,你就放心的去吧。

何進強忍著想要大笑地沖動,攙扶起放聲痛哭的劉洪。

“元卓,此時還不是痛苦的時候,這裏就請你代勞,進定斬了碩的頭顱,已祭奠聖上英靈。”

言語中,卻把碩的罪名坐死。

劉洪這會兒心情難過,也無心去計較何進那話語中所隱藏的含義。

當下應承下來,召集宮娥才女,為漢帝收拾。而另一邊,何進與楊謙走出了長樂宮。

“可知張讓等人去了何處?”

“回稟主公,讓公等人在南宮亂起的時候,就跑去了永安宮,尋求皇後庇護。奴婢無能,未曾將他們拖住,還請主公原諒。”

何進哦了一聲,“此事卻怪不得你,你立刻回去,給我盯死張讓他們。”

“奴婢明白!”

楊謙說完,行了一個禮,急匆匆的走了。

******

另一邊,碩如驚弓之鳥,向北宮門逃去。

逃離皇城後,該去何處?

碩原本有心往董皇後處避難。可又一想,董皇後手中卻無兵將,若是去了那裏,說不定還會給董皇後帶來麻煩。他倒也不是對董皇後多麽地忠誠,而是希望能留有一個能為他說話的人。萬一逃不出去,憑他手裏的詔書,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去涼州……

對了,就是去涼州!

碩暗自下定了決心。如今之計,唯有逃離陽,前往涼州。

皇上不是說過,那涼州刺史董卓,卻還是忠於董皇後的嗎?只要到了涼州,就安全了。

碩催馬疾行,眼看著北宮門將至,心中狂喜。

但就在這時,一支人馬突然從宮門外出現,攔住了碩地去路。

為首大將,面呈淡金色,頭戴卷沿獅子盔,身披黃金甲,手持一對~

“典將軍,快快讓開道路,我有急事出門。”

碩認得那人,卻是新任北宮校尉典韋。典韋曾在他的麾下效力,自然碩不會陌生。

典韋一拱手,“碩公,非是下官不肯讓路,而是皇後有令,無她手諭,任何人不得出入北宮。碩公,請莫要為難下官。若是您有急事要出去,還請走南宮門吧。”

廢話,南宮能走,我早就走南宮了!

身後傳來了喊殺聲,李信帶著鸞衛追了過來。

“典將軍,莫要放過逆賊碩!”

碩心知不妙,看起來,想要殺出去是難上加難。心裏一橫,抽出寶劍催馬撲向典韋。

典韋說實話,倒不想為難碩。

可碩沖過來了。他也沒有辦法不去阻攔。

收起一支大戟。而後橫戟迎上,一式丹鳳朝陽,鐺地磕開了碩的寶劍。

就在二馬錯蹬地一刹那。碩突然將一卷詔書塞到了典韋地手中,“請看在袍澤情分,將詔書與董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