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 ( 7459 )(第2/4頁)

目光灼灼,凝視碩。

碩後背寒氣直冒,心裏明白,若不答應的話,只怕會立刻被殺。

但是答應了,兇險又太高……

沉吟片刻之後,碩一咬牙,點頭道:“皇上放心,奴婢定不負皇上的厚望。”

“朕果然沒有看錯人!”

漢帝蠟黃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你別擔心,朕已經有了妥當的方法。趁著朕還在,你密令部曲埋伏於長樂宮中。朕會命人傳遞詔書。讓何進前來覲見。你趁此機會。將他……而後立刻與董重收了他地部曲。”

這主意,聽上去不錯。

“奴婢遵旨!”

碩這一次回答地非常幹脆,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你以為。誰去傳旨比較合適?”

碩沉吟了片刻,“奴婢推薦一人,上軍司馬潘隱為奴婢的心腹,可擔當此任。”

“既然如此,宣潘隱覲見,你下去安排吧。”

“喏!”

碩做出赳赳武夫狀。插手行禮。當他走出長樂宮門的一刹那,冷風讓腦袋一下子清醒起來。

他很快地就計算出了這裏面的好處。

若能辦成此事,以後可就是協王子的近臣了。張讓?滾一邊去,今後這大內深宮,當是我碩的天下。越想越覺得得意,忍不住嘿嘿笑了兩聲。但旋即就發現自己有些失態,碩連忙扳起了面孔,按照漢帝的吩咐。下去安排那擊殺何進的事情。

潘隱得了聖旨,走出長樂宮。

見周圍人馬走動頻繁,他心裏猛然咯噔了一下。

聯想到剛才漢帝說話時那有氣無力地樣子,一絲絲明悟。卻奇異的浮上了心頭。

難不成,皇上要殺遂高?

這是潘隱的一個小秘密。甚至連碩都不知道。

早年潘隱尚未遇到碩之前,曾落魄至極。有一次險些餓死在陽街頭,幸好被何進救了性命。當時的何進,也是剛進陽,到處都是對他不屑一顧的目光。表面上似乎很榮耀,可實際上……也就是在那天,一個落魄的乞丐,和一個落魄的皇親國戚,奇異的交集在了一起。第二天醒來時,皇親國戚不見了蹤跡,卻留下了一袋子五銖錢。

後來,潘隱入宮,遇到了碩。

在偶然地機會中,又一次見到了何進。

只是當時的何進,已經認不出了潘隱。但潘隱卻無法忘記,那個曾救了他一名的家夥。

地位越來越高,潘隱仿佛忘記了何進的存在。

可那一份感激之情,卻始終藏在了心中。

敏銳地覺察到,何進會有危險。潘隱猶豫了片刻,終於下定了決心。

******

已經過了亥時,何進還沒有休息。

正獨坐於書房中,和他的兄弟何苗促膝長談。

話題,自然圍繞著十常侍地問題。

這些日子以來,袁紹等人幾次提出了鏟除十常侍的計劃,但何進一直都猶豫不決。

不錯,十常侍的確是威脅到了他的權利。

可事實上,正因為有十常侍的存在,才使得士人們圍繞在他的身邊。

何進需要這些士人,來裝點他的門面。可他不知道,如果閹寺不在,士人們還會跟隨他嗎?

就這個問題,他與何苗激烈的辯論起來。

何苗對何進的想法很不屑,“兄長既然知道那些士人為何依附與你,又為何非要殺張讓他們?莫非兄長忘記了,當年妹妹剛入宮中,沒有張讓他們的幫忙,如何有你我今日的榮耀?小弟以為,做人當要有感恩之心,不可以做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

何進一蹙眉,對何苗的這番話,感到非常不高興。

你言下之意就是說,我是小人嗎?

“懷高,你說的固然有理,可有些事情,你也應當明白。士子力量,不可小覷……特別是那些百年大族,更是這大漢的根基。若壞了他們……我也不想如此,可是眼看著董仲潁羽翼豐滿,又有蔡等人幫助,東觀士子,十有八九會投靠於他。若我不能招攬士子,他日又如何應對薰卓的咄咄逼人?此事非我所願,實乃時勢所迫。”

懷高,是何苗的表字。

聞聽何進這麽說,他冷笑一聲:“那又能如何?兄長難道忘記了當年你初來陽,那士人們的態度嗎?難道兄長忘記,長史王謙,又是如何落了你的臉面嗎?兄長既然知道董仲潁羽翼豐滿,何需與他對抗。他和我們一樣,都是良家子出身,更應該相互依持。相互幫助。兄長若是真的和那董卓對抗。只怕最後便宜了那些士人。”

何進聞聽,面頰劇烈的抽搐。

何苗地話正說到了他地心坎上,那也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當年他來到陽。繼續想站穩腳跟。最迅速的辦法,就是和當地望族聯姻。

何進看重時任長史地名士王謙,想把女兒嫁給王謙的兒子。這王謙是什麽人呢?他的父親王暢,是漢帝初年黨人的領袖人物之一,也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八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