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有女文姬 ( 6051 )(第2/3頁)

“好。好。好……”

蔡邕熱淚盈眶。顫聲連說出幾個‘好’來,小丫頭瞪著鳥溜溜地眼珠子,看著蔡邕。突然伸出了小手。揪住了蔡邕地胡子,把個天下聞名地蔡邕揪地欺呦直叫。

看看蔡琰。“琰兒,像你,真地像你……和你小時候是一樣的頑皮啊。”

蔡琰本來是很擔心。生了個女兒。董俷會失望。

可現在看來。這種擔心似乎有些多余了,董俷很開心。老爺子同樣是開心不已。

董俷旁邊說:“哪裏像?姐姐可是比丫頭漂亮!”

老頭子臉一板。哼了一聲說:“像眼兒一樣地頑皮,喜歡抓我的胡子……欺呦。小時候琰兒也是這樣。揪住我的胡子不妨……疼疼疼……丫頭快點松手。松手!”

那小丫頭揪住了蔡邕的胡子,咯咯笑。

又惹得屋子裏地人。好一陣子地歡聲笑語。

剛生下了孩子。蔡琰有點虛弱,穩婆給小丫頭包好,放在蔡琰的身邊,董綠、任紅昌、還有代表鸞衛營來祝賀的李信和司馬香兒。以及劉備地妻子甘夫人都留下來。

倒不用擔心甘夫人使壞。

這屋子裏的人。不管是綠兒還是任紅昌。都能輕松的收拾掉她。

而且相處地時間長了。對甘夫人也有些了解,甘夫人地性情很善良。也非常的溫和。

倒是劉備的母親。眼睛雖瞎。可是脾氣很古怪,難以相處。

董俷正想著,把這老太太送去張掖算了。每次看到老太太地樣子。總是心驚肉跳。

不過這時候。他才沒心思去考慮那老太太呢。

盧植、劉洪等一幹東觀博士。都來祝賀,何進派來了何苗,袁隗也命人送來禮物。

何皇後。董皇後。皆有心意表示。

這大宅門的儀門外。車水馬龍。一個北宮校尉得女。竟然驚動了大半個雒陽城地權貴,讓人怎能不驚訝於董家如今的聲勢,曹操、苟攸,親自前來祝賀,並且帶來荀爽地珍藏。是什麽呢?卻是當年班昭親自手書的《女誡》。可稱得上是非常珍自貝0

酒宴開始。大皇子辨突然來訪。

九、十歲大的孩子。也是一板一眼的頗有章法。讓原本知道辨王子情況的曹操等人,嘖嘖稱奇。

隨同辨王子地,還有劍客王越。

董鐵上前行拜師禮。讓曹操不由得又是一陣驚奇。

一頓小小地酒宴。一下子熱鬧非凡。如此場面,就連蔡邕和盧植。都沒有想到。

早在二十天前,董俷拜盧植、蔡邕和劉洪這東觀三巨頭為師。

一個是董俷未來的嶽父。兩個是董俷如今的老師,並不算奇怪。曹操、苟攸。是董俷在雒陽為數不多的朋友。且不管二人和董俷結交是出於什麽心思,也算正常。

至於其他人……

董俷真的想不出理由。

不過來了就是客人。自然是熱情接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盧植突然道:“蔡翁,聽聞董校尉答應這第一子要跟蔡姓?”

蔡邕捋著胡子說:“卻有此事,琰兒就要嫁給西平了。西平擔心老朽會寂寞。故而就和綠丫頭商量,讓這孩子隨我地姓。也算是延綿我蔡家地血脈。西平這孩子。雖說魯了一些,卻是個有大孝心地人。早先我還聽說,他為祖母做了不少好東西……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啊,以西平之勇武操此雜役,這份心思。天下誰能為之?”

反正女婿是你的。你自然會說好話!

廳中人連連稱贊董俷,倒是讓董俷一張黑臉都變成了紫色。

“嶽父過獎!”

雖說還沒有成親,可誰不知道這事情八九不離十?

對於董俷稱呼蔡邕嶽丈。也不會有人站出來挑理。

辨王子說:“董卿勇武,蔡翁淵博……在座諸位皆懷大才。當給這女娃起個好名字。趕明孤再奏請皇上,給女娃賜個字。諸位先生以為如何?”

董俷眼皮子一挑,看看蔡邕三人。

以他對辨王子地了解,定說不出如此得體的話來。

雖然說如今性情改變了不少,也開朗了。可要說一下子能有這麽大的改變,董俷絕對不信。

不是辨王子。那就是後面有人。

最有可能的是何皇後。

很顯然。董俷已經入了何皇後地眼。想必以後大將軍那裏,定然會對董俷更優渥。

這也正是應了當初班咫定下的明交何進地策略。

“殿下說地不錯……不過俷才疏學淺。在座地都是大才。還請幫幫忙。”

受人吹捧的感覺。自然是非常爽。

可大家也都是有自知之明地人,能來這裏祝賀董俷地人。都有一點的眼光。

曹操笑道:“有蔡翁在。哪裏有我們開口的份兒,還是由蔡翁起名!”

“正是,正是!”

蔡邕捋著胡子說:“當年琰兒出生前,我曾為她定下一字為昭。詩經有雲:倬彼雲漢,昭回於天。希望生個男孩能光耀門楣。可沒成想。卻是個女娃,只好又改名為琰,後來就有了昭姬的表字。如今又是個女娃……慈明贈《女誡》。我也希望女娃能成為文采飛揚的班惠班。不如這樣。就叫文姬。諸君以為這二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