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回河東(二) ( 4822 )(第2/3頁)

“父親,兩邊都不得罪,只怕兩邊都要得罪。您一直這麽左右搖擺,只怕下場更淒慘。要麽誰也不幫,要麽就依附一邊。咱們回涼州,天高皇帝遠的,那些人想要算計咱們,那就比比誰地拳頭大。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數千裏西域,何處不能存身?再不成,咱們再往西方。打匈奴,不也能實現老爹你少年時的夢想?”

“這個……”

“爹,當斷不斷,必受其害!”

薰卓不由得心動了。

薰俷的這番話,挑起了他少年時的那一腔的熱血。

“我兒之言,甚有道理。”

薰俷拱手說:“爹,你別擔心榮華富貴。咱們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若爹回涼州,孩兒願意帥本部人馬為爹沖鋒陷陣。到時候咱父子聯手,就不信西域有誰能是咱們的對手……沸騰手打。手握重兵。坐擁西北。就算那些小人想算計咱們,也要掂量一下。至於功名嘛……爹,功名不是用書本子讀出來的,是咱們一刀一槍的砍殺出來。”

“我兒此言大善!”

薰卓聞聽連連點頭,“誰想算計咱們,就先問問咱們地拳頭。”

“爹,孩兒欲先行一步,前往河東拜訪母親之後,帶她們回涼州去。一來這邊戰事結束,少不得會有人跑來生事。孩兒不耐煩和人應酬;二來,您也知道的。我不在,那些人就找不到證據。也可以省了很多麻煩;三來,孩兒確實有點想家了。”

薰卓那張黑臉,露出了罕見的慈祥笑容。

“也罷,既然我兒已經有了主張,那就回去吧。”

“那孩兒明日就走,多留在這裏一天,只怕爹就可能會多一分麻煩。”

******

父子二人商量了一會兒。薰俷這才告辭離去。

走出府衙大門。橫裏突然竄出一人,一把抓住了董俷的胳膊。“俷公子,怎麽走的這麽急?”

“啊,是黃大哥!”

薰俷先嚇了一跳。看清楚來人之後,不禁籲了一口氣。

來人正是黃忠,他用復雜的目光看了看董俷,“今天我聽馬中行說,公子明日要走?”

薰俷點點頭,“正是!”

他猶豫了一下,實不清楚是否應該招攬黃忠。

事實上,黃忠如今跟著秦碩,前途遠比他跟著自己或者追隨董卓要來的光明許多。

秦碩是南陽太守,和董卓的官職一樣。

最重要的,秦碩出身世族,未做官的時候,也是當地地名士,聲望可遠比董卓好。

此次平叛,雖然說董卓立下了軍功,可董俷還真不敢說,秦碩將來的成就會比董卓低。在評書當中,黃忠後來是在長沙效力,屬於劉表地手下。薰俷不清楚這其中有什麽波折。但從現在看來,只要黃忠跟著秦碩,以秦碩對他的信任,日後前程非同小可。

薰俷想到這裏,不由得虎軀一震(向黃易大大致敬)。

“俷公子,你這是怎麽了?難不成是身體不適,怎麽突然哆嗦起來了?”

“啊,這個嘛……”

“你也當真是不小心,還讓馬中行去為小兒診治,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生了病。”

薰俷苦笑一聲:“黃大哥,俷並非是生病……對了,中行去為小侄檢查身體,情況如何?”

黃忠面露感激之色,“我此次前來,就是向兄弟你來說這件事。此前兄弟你曾提醒與我,可是後來戰事一忙,我就忘記了。下午中行來為小兒診治,卻是發現他地情況有點不太好。說是什麽內寒之類的病症,反正我說不明白,的確是有些問題。”

薰俷吃了一驚,連忙問道:“那中行是否診治妥當了?”

黃忠搖搖頭,“馬中行說這種病倒不會很嚴重,可想要一下子斷根,卻不太可能。需要長時間的療養,還必須要有人專門看護……你明天一走,可就有點問題了。”

薰俷看出來了,黃忠這是想要挖角啊!

心裏不禁暗自苦笑:我本想把你挖過來,可沒成想你卻先來挖我的墻角了。

黃忠說:“我是想來找公子商量,能不能讓馬中行帶著小兒,還有我的家眷一起隨公子走呢?”

“這個……啊,你說讓我帶著小侄走?”

黃忠鄭重其事的點點頭,“是這樣,我家主公準備這兩日往荊州走一趟。主公與我有知遇之恩,我自當要隨行保護。可我這一走,家中拙妻和小兒就無人照應。反賊雖已平息,但卻有流寇四處作亂。以宛縣目前地狀況,我實在是放心不下啊。”

薰俷詫異地看著黃忠,心裏在想著黃忠這些話的意思。

“嫂夫人和小侄之事,俷定將竭盡所能……只是大哥為什麽不能向秦大人請辭,隨我一同回涼州呢?我家在臨洮也有牧場,兄長若是喜歡,住在那裏也沒有關系。”

黃忠目光湛然,微微一笑說:“公子,你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之心意,忠並非不明白。說起來,你我先祖都是為一人效力,如今能再並肩戰鬥,忠亦非常向往。只是秦大人與我有知遇之恩,蒯良也曾幫助過我。我需還此人情,方能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