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2/3頁)

話音未落,荀彧起身。

“臣舉薦一人,可擔當重任。”

“何人?”

“便是魏軍太守,鄴都校尉步騭步子山。”

“哦?”

“子山離任海西中郎將,河西太守,武威太守……熟知異族習俗。此人學識不俗,更精通兵事,可以出鎮遼東。況且幽州府兵推行,遼東局勢復雜。單憑文遠一人,恐力有不逮。子山也曾參與西北府兵推廣,經驗豐富。有他駐守於遼東,則遼東大局可定,幽州從此不復混亂……”

郭嘉開口道:“可是子山為上郡,真兩千石俸祿。而遼東不過下郡,使他前往,會不會有些不妥?畢竟他在魏郡兩載,也是兢兢業業。去年環郎私自販賣八牛弩之事,也是他一手操辦。若這時候派他去遼東,只怕會有人說,大王是為夫人出頭,打壓步子山吧。”

“那簡單,若只是品秩問題,大可以參照武陵大行府設置。於遼東設置大行府,拜子山為大都督,同樣也是真兩千石俸祿,兼任遼東太守,也就順理成章。奉孝莫忘記,遼東地處邊塞,周邊有呂氏漢國和扶余國。即便是攻破高句麗,也要面臨和當地百姓的接觸……這大行府,是最為合適的官署。”

大行府在武陵試推行以來,成效顯著。

曹彰在當地官員的配合之下,迅速展開了局面。沙摩柯王平征召三千無當飛軍,並配以極好的待遇。諸多武陵蠻紛紛響應,曹彰順勢又征召八千人,以作為備用。整個大行府,征兵萬人,令荊南局勢隨之變化。

而隨著曹彰的成功,大行府的規模,也在不斷變化。

集合了軍事、外交以及種種事務於一體,是一個綜合性的職能機構。

曹操想了想,也覺得在遼東設置大行府,最為合適。

於是,他點頭道:“如此,便任步騭為遼東大行府都督,遼東太守之職。”

旋即,曹操話鋒一轉,“不過新武侯言要前往呂漢督戰,主持高句麗之戰……孤亦以為,此舉可行,同時能加強呂漢臣服之心。然則五軍都護府,還需有人主持。新武侯舉薦龐統暫領都護府事宜,諸君以為如何?”

郭嘉荀彧等人相視一眼,拱手道:“此議可行。”

“哦?”

“那龐統出身荊州鹿門山龐氏,其父龐季,大王想必印象極深。其弟龐林,如今拜襄陽太守,頗為沉穩。而龐統才能,更是卓著,在荊州素有‘鳳雛’之名。大王可還記得,司馬德操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龐統,便是鳳雛。龐統曾任河西郡太守,今為都護府丞。河西郡府兵,是他一手推行。此前新武侯曾上《府兵制諫言》一書,也正是出自龐統之手。但若冒然為大都護,恐怕也不太合適。不如拜龐統為五軍都護太監,假幽州府兵事。這樣既可以堵悠悠眾口,於龐士元而言,也極為適合。”

這太監,和後世的‘太監’,卻不一樣。

在東漢,太監是一個官名。而那些‘公公’,則是被稱之為寺人,閹宦……

曹操想了想,也認為可行。

“既然如此,傳詔下去,就以龐統為都護太監之職。”

郭嘉和荀彧相視一眼,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一抹笑意。

原來,步騭和龐統這兩個人選,全都是出自曹朋建議。

不管怎樣,總算是不負了阿福所托……

……

建安十六年暮春,張遼下令,以向寵為先鋒,馬謖為參軍,征召漁陽新建十二府兵馬,向遼東發動了攻擊。而這出兵的借口,便是公孫氏與海賊勾結,於遼東灣襲擊曹朋座船,意欲謀反。勿論公孫氏怎麽解釋,這罪名卻被坐實。張遼在出任遼東太守的時候,對公孫氏便不滿。

而今找到了理由,更師出有名。

在一樁樁證據面前,張遼以從未有過之強勢,自肥如出兵,攻入遼東。

公孫氏倉促應戰,卻怎是張遼對手?

只二十天,遼東被張遼攻陷。

而公孫氏苦苦期盼的高句麗援兵,卻遭遇到呂氏漢國極為兇猛的打擊。

呂漢上將軍龐明,督大軍五萬,發動猛攻。

悄然抵達歸漢城的曹朋,則密令郭淮接手高順兵馬,鄧艾為參軍,孫紹徐蓋張虎為先鋒,奇襲國內城。高句麗兵馬在毫無半點防備的情況下,被呂氏漢國軍隊一舉擊潰。位宮倉皇而走,兵敗國內城,逃亡扶余國。

隨後,曹朋領趙雲法正,在五月中,與張遼匯合國內城。

六月,曹朋以五軍大都護之名,使信任大行府都督,遼東太守步騭發送國書,向扶余國國主討要位宮人頭。扶余國最初,態度非常強硬,堅決不肯交出位宮。

六月中,曹朋以郭淮為先鋒,佯攻扶余國。

同時以趙雲率三千親兵,越過遼山,奇襲扶余國……趙雲在三日之內,連奪扶余國十二寨,兵臨扶余國國都城下。扶余國主驚慌失措,赤足披發裸身,率扶余國文武大臣出城投降,並呈上位宮首級,表示歸附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