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論道(第3/4頁)

長安京兆郡廨裏,曹朋苦笑搖頭。

“為什麽?”

“撥出蘿蔔連著泥,這東西查不清楚……如果真要查下去,非但是關中,恐怕河東,河洛,河內都要被卷進來。韋氏和楊家,畢竟是百年豪強,怎可能和其他世族沒有聯系?如果說,只一點聯系就要追查,怕是會讓天下世族為之惶恐。弄不好,非但無法徹查,還會引出大亂。”

“難道,就這麽放過他們?”

“不然怎樣?”

曹朋道:“查下去,越查越麻煩……我相信,只要咱們保持住強盛,那些世家,自然知道該如何做。至於那些漏網之魚,失去韋氏和楊家的支持,難成氣候。那些豪強世族,也清楚該如何選擇,不會鬧出事端。

當下局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盡快解決韋氏楊家帶來的負面影響,穩定關中局勢,大力開發西北,保持西域商路暢通,才是關鍵。日子好了,誰又願意跑出來惹是生非?”

曹洪貪財,性情也有些暴烈。

但不代表他愚蠢,相反很聰明……

貪財的習慣,隨著他和曹朋的合作,而今日進鬥金,那些小錢根本算不得什麽。

他很快便明白了曹朋的意思,雖然心有不甘,但最終還是點頭答應……

見曹洪不再瞎搞了,曹朋總算是放下心來。

司隸校尉的事務,一並交給了龐統和石韜兩人負責,而他則把所有的精力,投注於漢中。或者說,是他和張魯之間的交流。張魯雖然歸附,但還沒有決定,要馬上離開漢中。特別是張衛在陽平關,和楊昂依舊阻擋著曹軍的步伐。好在,法正在占領了南鄭之後,就立刻使典滿設伏。

沔陽太守閻圃得到消息,回軍救援。

不想於中途,遭遇曹軍伏擊,一萬漢中軍潰敗而逃。

典滿更身先士卒,率部殺入中軍,生擒閻圃。而沔陽守軍得知消息,旋即開城獻降。

張魯,在南鄭發出命令,讓大家放棄抵抗。

各縣紛紛響應,唯有張衛楊昂頑固抵抗。但大勢已去,隨著曹軍不斷進駐武都郡,近六萬兵馬,虎視眈眈。郝昭、張郃、許儀皆善戰猛將,更兼之夏侯蘭,身經百戰。可以說,西北悍將盡集中於武都郡,而曹朋坐鎮長安,隨時可能出手。張衛楊昂所承受的壓力,著實巨大……更不要說,張魯已經投降了,他二人若繼續頑抗,其下場必然淒慘。

也就是說,陽平關告破,不過早晚!

曹朋從法正的書信裏,得知了自己莫名其妙的成了五鬥米教的護法。

張魯非常熱情,和他以書信方式,討論五鬥米教的發展趨勢。

在經過反復思考之後,曹朋決意,和張魯探討一下這宗教上的問題。

結合後世佛教,以及天主教、基督教的教義,在糅合他一知半解的道教內容,與張魯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

“……今浮屠興起,教義蠱惑,行遍大江南北。

而五鬥米教,拘泥西川,實非善事。魯公教義,源於黃老之術,為我中原之根本教義。奈何聲名不顯,難以服眾。若不加以整治,早晚必被浮屠取而代之。

浮屠之教義,重來生,而輕今世。

為縹緲之來世,而罔顧現實之根本,是我中原之大患。其宣揚行善,本意雖好,卻終不合我中土之態勢。天竺,蠻夷之國,愚蠢而無知……

魯公當登高而呼,引黃老高士,興我根本。

則其一,五鬥米之稱謂,甚俗,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余聞黃老根本,於道德之文。何不以‘道’而代之?我行大道,可為天下人所共知!”

曹朋認為,五鬥米教這個名字太俗氣,局限性太大,也不足以體現出本來教義。故而,這五鬥米教,無法與浮屠教,也就是後世的佛教相比。

取‘道教’之名,令天下人尊崇大道,才是最響亮的名稱。

旋即,張魯來信,表示贊同曹朋的意思。

“世人皆好神明,天子受命於天……

我曾聞,極西之地,有神明耶和華者,令世人崇拜。然東西不同,道教起於道,當遵奉神明,以令天下人所信仰。上古,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則太上出。今魯公當,尊盤古,敬女媧,奉太上,方為大道之本。”

曹朋的這個建議,與後世西方的三聖合一頗為相似。

盤古為聖父,女媧為聖母,太上便是聖子。至於這其中該如何進行編造,就是張魯的事情。等他召集來一幫子神棍之後,想來也不成問題。

隨後,曹朋再次建議,神權服務於君權。

只有這樣,才可以令道教壓制浮屠教,成為中原國教。

至於具體如何操作,曹朋也不是太清楚,他只能提出一個建議,供張魯參考。

兩人就這樣書信往來,不知不覺,已近了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