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2/4頁)

不過,他也知道,這種責備毫無道理。

十年前曹朋不過是個小孩子,默默無聞,甚至少有人聽說過他的名字。當時,曹朋以荀衍的書童身份而至江東,誰又能想到,十年後那個默默無聞的小書童,已成為當今矚目之人。

三篇蒙文,令天下為之贊嘆。

兩篇文章,更使世人知曉其風骨卓絕。

涼州三年,使馬騰授首,羌胡歸附。而今西北之地,重現當年八百裏秦川之富饒,令無數人為之向往。而歸結其原因,卻是當年曹朋打下的基礎。乃至於曹汲赴任,數載延續曹朋之政策,開啟西域商路,連接關中世家,才有而今之西北局面,更為曹操打下了一個穩固後方。

面對這樣一個人,虞翻雖則年長許多,卻也不敢怠慢。

整個江東,八成書院取曹朋三篇蒙文而授。在去年,曹朋新著《三十六計》問世,就連周瑜這種傲氣非凡的人物,也稱贊曹朋,可為當時兵法大家。虞翻名聲雖大,卻不得不小心翼翼。

這年月,你得罪了官員沒有關系,可你如果惹怒了名士,必然會被天下人指責。

哪怕雙方處於敵對,誰又敢輕易指責曹朋?

就算孫權,也是對曹朋稱贊不已,不敢開口冒犯。三篇蒙文,足以令天下讀書人,尊曹朋一聲‘先生’。

虞翻心裏暗自叫苦,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沒想到,曹朋卻突然道:“仲翔先生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你我兩家,相距甚近,若有沖突,確是不美,會影響到你我兩家的情義。不如這樣,我兵退六十裏,大家恪守規矩,你看如何?”

兵退六十裏?

這他娘的和不退,又有什麽區別!

可是,人家給足了你面子,讓虞翻更難開口。

這洞庭,本就是曹操的地盤。而你江東屯紮泊羅淵,進駐羅縣,已經撈過界了。六十裏,是給你們一個面子。如果真要開戰,只怕江東那邊未必贊同。這責任,誰也不敢去承擔……

六十裏的面子,你還要如何?

想當年,晉文公與楚王相約,退避三舍,也不過九十裏而已。

曹朋這六十裏就是兩舍之地,你我之間並無交情,我給你這六十裏的面子,已經足夠……

虞翻知道,不好再要求什麽。

他同時也清楚,所謂談判,就是還有商量。

於是沉吟片刻後,虞翻拱手道:“大都督之情義,翻記下了。不過此事,非翻可做主,待翻返還羅縣,與子義商議,再與大都督答復。此次冒然前來,若有得罪,還請大都督見諒。”

曹朋給了你虞翻面子,那麽你虞翻也必須要有足夠的禮節。

曹朋微微一笑,“那,恕朋不遠送。”

“告辭!”

虞翻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曹朋在送走了虞翻之後,與法正和張松一起,登上了漢壽城頭。

蔣琬而今,駐紮沅水之北。

龐山民則留居臨沅,負責協助賴恭。身為襄陽名士,又是荊州四大家之一的龐氏子弟,賴恭哪怕是再高傲,可對待龐山民,也是極為尊敬。人家出身擺在那裏,又豈是他一個零陵名士可比?

這名士,又分三六九等。

有那種縣郡名士,比如賴恭劉先,都隸屬此類;有州郡名士,如蒯越蒯良龐山民這樣的人;在州郡之上,又有天下名士。似鐘繇荀彧衛覬,皆歸屬此列。龐山民是州郡名士,而賴恭不過縣郡名士,档次就低了一頭。有一個州郡名士為他服務,賴恭還能有什麽不滿嗎?

張松問道:“公子,何以退讓?”

人前,張松法正,皆稱呼曹朋為‘大都督’;人後,包括黃忠等人,則稱呼曹朋‘公子’。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尊曹朋‘公子’。這兩個字,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代表著你屬於曹朋這一系。

別看魏延和曹朋那麽熟悉,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要以大都督而稱呼。

同樣,王威倒是想要稱呼曹朋‘公子’,卻不能得償所願。原因很簡單,一來王威曾是鄧稷的上官,曹朋對他存有一絲尊敬;二來,則是王威的荊州痕跡太重,曹朋不敢接納王威。不過不接納,卻不代表沒有照顧。如果按照遠近來區分,王威只能屬於曹朋系的外圍人物。

曹朋微微一笑,“永年,今日我之退讓,只為來日大踏步前進。”

“哦?”

“八百裏洞庭,終究是小了些。

總有一日,我會馬踏江東,到時候便是他們退讓……而今,我們要做的並非與江東計較,而是……”

曹朋說罷,突然笑了。

“想來令明,已經準備好了!”

……

益陽城頭,劉磐面沉似水。

遠處,曹軍已紮下營寨。旌旗招展,刀槍林立,雖距離尚遠,卻能感受到那彌漫著蒼穹的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