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假節

天底下的牛人多了去!

三國百年間,更號稱凝聚了華夏幾千年的精英人物……那麽多牛人,曹朋也不可能一個一個的招攬過來。所以諸葛均不願留在他身邊,他也不會在意。不管那‘兄弟之義’是真實,亦或者是借口,反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能重生三國走上一遭,已經是一樁莫大幸事。

轉眼間,已至月末。

在樊城逗留了十日,龐德公再次返回鹿門山,遁世山中。

也許這一入山,他再也不會出現。不過對於心願已了的龐德公而言,能終老山林,同樣是一樁美事。至於俗世紅塵中的爾虞我詐,紛紛擾擾,從此和他再也沒有關系。離開樊城前,龐德公把他多年收藏的典籍全都贈給了曹朋,而目的只有一個,希望曹朋能把這些書籍刊印成書,傳於世上。龐德公的典藏,也許比不得當年蔡邕那麽豐富。但許多孤本、珍本甚至是絕本,絕對稱得上珍貴。曹朋不禁有些感動,與司馬徽商議了一下之後,最終說服了司馬徽,請他暫緩求仙問道的計劃,前往滎陽住持校檢書冊,刊印發行等事宜。

司馬徽本就是一個教育學者,否則也不會傾盡家財,開設水鏡山莊,教書育人。

而今,曹朋請他校檢書冊,無疑是一樁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大事業。他在三思之後,終於答應下來。

隨後,曹朋又派人前往陸渾山臥龍谷,請求胡昭出山。

畢竟刊印書冊,校檢是一樁極為重要的事情。單憑司馬徽一人,未必能夠用。反正胡昭在陸渾山也是教書育人。如果真的能讓書籍普及起來,對於胡昭而言,也是一樁了不得的功德。

曹朋相信,胡昭不會拒絕。

在說服了司馬徽以後,曹朋還派人前往許都,與孔融等人聯絡。

包括黃承彥在內,一並獲得他的邀請。隨後,他又讓人前往滎陽,請母親張氏出面,在浮戲山下買一塊土地,用於校檢書籍。浮戲山風景如畫,是個很不錯的去處。而滎陽地處中原大地,本就是一個學風盛行之所。曹朋在做出這一系列的安排之後,就準備不再過問此事。

可法正看在心裏,忍不住勸諫道:“公子人脈廣闊,而今校檢書籍,刊印發行,乃一樁盛事。

既然請了這麽多人,而且這又不是一件短期能夠完成的事業。

何不開設書院,一邊校檢,一邊講經開課,教授人才?這可是一大盛事,別人窮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做成這樣。而公子有如此的手段,也無需為錢糧費心,為何不大張旗鼓興辦呢?”

身為曹朋的謀主,法正考慮的,遠比曹朋更多。

如果說,刊印書冊,校檢經典只是曹朋一時興起的話,那麽法正的存在,就是讓曹朋從這件事當中,最大程度的獲得好處。開設書院?是個不錯的建議!將來這書院開設起來,說不定能比肩潁川書院。身為書院的創始者,日後所有從書院走出的學子,都將是曹朋的門生。

曹朋有些為難,輕聲道:“我哪有工夫,開設書院?”

法正笑道:“公子此言差矣,是讓你開設書院,又不是讓你管理書院。

說實話,公子聲名響亮,但想要坐鎮書院,這資歷和學識,恐怕還不足以去擔當重任。問題是,公子有強大的人脈。此次校檢典籍,更聚集了司馬徽、胡昭、孔融還有令嶽黃老先生。

這些人,哪個不是飽讀詩書的博學鴻儒?

而今能聚在一起,恐怕連潁川書院都要退避三舍。公子只需要把書院開設起來,然後交給他們處置就好。呵呵,孔明先生是公子老師,黃老先生乃公子丈人,還怕他們不盡心盡力?”

曹朋連連點頭,“孝直所言極是。”

當下,他又書信數封,派人分別送往各地。

同時又派人到中陽山,把計劃告訴了黃月英和夏侯真。畢竟這不是一樁小事,母親張氏雖然精明,但畢竟是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家婦人。這種事情,讓黃月英她們出面,效果會更好。

再說了,滎陽為河南尹治下。

而夏侯淵又是河南尹,那也算是曹朋的一畝三分地。

把這件事情安排妥當以後,龐山民自鹿門山返回,來到了樊城。

荊州刺史,尚沒有定下人選。龐山民這個別駕從事,也就變得無所事事。他長於內政,也懂得兵事,是一個極好的幫手。曹朋倒是想把他招攬過來,可無奈何曹操已經有了安排,只是短時間還無法任命。沒辦法,曹朋只能讓龐山民作為賓客,幫助他處理一些事情。法正的確很牛,但這廝強項是在出謀劃策,布控大局。很多細節方面,的確需要有人來拾遺補缺。

曹朋請龐山民為賓客,暫為舍人。

隨後,又讓濮陽逸和陸瑁負責協助龐山民,倒是為他減少了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