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梳理(三)

曹朋手裏還有一封信,一封給王威的書信。

王威的職務不算特別高,而且聲名也不太響亮。至少在荊州體系當中,他的聲名遠比不得文聘。但如果因此而輕視此人,那可就大大的錯了!三國演義當中,王威沒有登場。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上,他卻差一點給了老曹致命一擊。當時荊州已經投降,但曹操尚未站穩腳跟。

王威曾建議,趁曹操立足未穩,出兵偷襲。

如若成功,那就是第二次宛之戰的翻版。與當時的情況而言,這個計劃執行起來,成功的希望很大。可惜蔡瑁不是張繡,也沒有張繡的那個膽略。最終,蔡瑁否決了王威的主意,也使得蔡氏錯失了最佳的一個機會。同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曹操對劉氏和蔡氏在荊襄的影響力,產生了猜忌。最終,曹操把劉琮趕出荊州,給了一個列侯封爵,徹底架空。

王威曾經是鄧稷的老上級。

在曹朋出仕南陽的時候,鄧稷曾寫了一封書信,拜托曹朋轉交王威。

只可惜,曹朋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王威而今為襄城統兵校尉,說起來並不是一個很顯赫的官職。但就荊州而言,這襄陽統兵校尉,就類似於衛將軍,執金吾的職務,負責襄陽治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職務,甚至連文聘都無法擔當。如果能夠說降王威,就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促使蔡夫人下定決心。與曹朋而言,也可以通過王威,來加速他整合荊襄的腳步。當然了,一個王威還遠遠不夠,蒯越蒯良文聘這些人,都是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可以有半點疏忽。不過,事有輕重,曹朋認為,就目前而言,王威是最好的突破口。只因這王威是南陽人,與曹朋有同鄉之誼,更曾為鄧稷的上官。有這兩層關系,可以有效的切入襄陽事務……最重要的是,王威手中有兵權!

入夜後,襄陽開始夜禁。

歷經晝間風波,劉表的頭七喪祭,倉促結束。

過了今天,荊州也就進入了後劉表時期。面對著荊襄紛亂局面,襄陽城看似平靜,實際上卻是暗流激湧。

從王威府中離開時,眼見就快到子時。

曹朋感到了莫名的疲憊,但心情卻非常愉悅。

和王威的見面,還算是愉快。

特別是當曹朋呈上了鄧稷的書信之後,也讓王威的態度,頓時緩和許多。王威是典型的荊襄系,卻又不同於蔡瑁張允這樣的投降派。更多時候,王威是屬於蒯越和蒯良一系,贊成荊州事,荊人治的主張。所以,他對曹朋的態度,在最初雖有些抵觸,但並不算特別敵視。

待看到了鄧稷的書信之後,王威頓時與曹朋親近許多。

“友學,叔孫而今可好?”

“家兄尚好……此前得到消息,朝廷已任家兄為河東太守,年後就會赴任。他本打算回來探望故裏,不想家姐懷了身孕,家兄只得留在滎陽。他還派人與我交代,見到王將軍,當執兄長之禮,不可怠慢。小弟早就想拜會將軍,可是……而今終有機會與將軍會面,總算是可以與家兄有一個交代。”

曹朋這一番話,說得是條理清楚,暗藏寓意。

你別擔心日後的前程,我姐夫可一直都記著你的好呢……以前之所以無法暢言,那是形勢所迫,而今劉表已經死了,荊州如果歸降了朝廷,我一家可以保你前程,遠勝於今日職務。

對於荊州是歸降曹操,還是聯合東吳自立,目前還有一些分歧。

不過總體而言,歸降曹操的聲音占居了上風。只是很多人,擔心在歸降之後,身後事沒有保障。就比如王威,他也擔心這荊州歸附之後,會影響到他的前程。而鄧稷的書信,無疑給了王威一顆定心丸。與曹朋推杯換盞過後,王威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隱隱透出了心思。

只要琮公子歸降,我這邊絕不會設置障礙!

有了這麽一個保證,於曹朋而言,已是極大的勝利。

離開王府,曹朋帶著陸瑁往官驛返回。夜色深沉,不知在何時,升起了一層輕霧,將襄陽城籠罩這輕霧之中,視線變得格外模糊。寂靜的長街上,不見人影。街道兩邊的店鋪房舍,在入夜之後,便關門落鎖。整個襄陽城,籠罩在這種奇詭的寂靜之中。偶然間,可以聽到遠處巡兵的腳步聲,以及從城門方向傳來的刁鬥聲,更給這座古城,增添了許多莫名詭譎。

王威,已經表示願意配合。

接下來,就要看蒯越蒯良兄弟的態度……

蒯氏的態度,基本上可以確定,他們也不會設置太多的障礙。只是,從蔡中蔡和那裏傳來的消息,蔡氏的態度,似乎仍在猶豫。這也使得曹朋的心情,變得有些沉重。蔡氏何以猶豫?

究其原因,恐怕還是壓力不夠啊!

曹朋想到這裏,不禁暗自長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