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拜相(第2/3頁)

這位往日裏極為熟悉的同窗好友,此時在荀彧眼中,卻變得是格外陌生。那瘦削的面頰,透著一絲冷意。荀彧知道,郭嘉既然這麽做,一定是有把握。重置丞相,非他荀文若可以阻攔。

良久之後,荀彧突然一聲長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文若,你要去哪兒?”

“我去面見司空。”

“你……”

“別擔心,我不是勸阻司空,只是……我突感疲憊,想向司空告假些時日,好好考慮一番。”

“文若,幽州之戰開啟在即,你豈能……”

荀彧腳下一頓,回過身,扭頭看著郭嘉,片刻後慘笑一聲,“奉孝,你放心。

幽州之戰開啟之時,我一定會回來。只是現在……只得暫時麻煩你和公仁,萬望勿怪……”

說完,荀彧走出了房間。

郭嘉呆立片刻之後,突然跑了出來。

他想要追上荀彧,可是走了幾步,又停下來。

這種事,不是他可以幫忙。荀彧那糾結的心思,只有他自己能夠解開,而非是旁人可以幫忙。

“夫君,文若他……”

郭夫人悄然來到了郭嘉的身後,輕聲問道。

半晌,郭嘉嘆了口氣,“放心吧,以文若之才智,必能想清楚這其中的道理。”

“可是,萬一他想不通呢?”

“若他想不明白……”

郭嘉咬著嘴唇,轉過身,將郭夫人攏在懷中,卻沒有再說下去。

但郭夫人,卻陡然感到了一絲寒意。

如果荀彧到最後也無法想明白,迎接他的,就只有……曹操哪怕是對他再倚重,也不會願意容忍一個左右搖擺的謀臣,而且是他最為信任的謀臣。同樣,朝廷那邊,同樣會對他心懷惡念。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荀彧的命運可想而知。但願得,如郭嘉所言,他能想明白。

可有的時候,越是聰明的人,就越容易鉆牛角尖。

郭夫人也了解荀彧,不由得對他的未來,感到了幾分憂慮。

……

建安十一年十二月,以冀州刺史程昱、兗州刺史滿寵、豫州刺史賈詡、揚州刺史孔融等四州刺史為首,連帶各郡太守共三十七人,向朝廷上書,請求重置丞相府,總攬大小政務。

漢帝一開始,以沉默來應對。

但三日後,又加上了涼州刺史曹汲,以及徐州刺史徐璆等三州刺史,郡太守十七人,再次向朝廷上書,懇請重置丞相府。

如此一來,七州刺史聯名上書,外加大大小小各地太守,近六十人,所產生的效果,令朝堂感到了莫名的惶恐。漢室老臣紛紛表示反對,上書不可以重置丞相府,說這是祖宗法度,不可以廢除。但隨即便被人以漢初便有丞相,成皇帝罷丞相,其實也是違背了祖宗法度。

一時間,雙方爭執不休,亂成了一團。

可無論是作為曹魏方的首腦曹操,還是漢室一脈的領袖劉光,都表示了沉默。

十二月十七日,以京兆尹曹洪、河南尹夏侯淵、衛將軍夏侯惇等為代表的一幹軍方人物站出來,表示支持七州刺史的主張,重置丞相。這軍方代表一出面,所產生的效果,自然不一樣。

那些先前反對最為激烈的漢室老臣,頓時偃旗息鼓。

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他們可以和程昱那些人爭辯,了不起就是互相指責。可如果軍方代表站出來,那可就不僅僅是動口那麽簡單的事情。這時候,大司農,臨沂侯劉光站了出來。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贊同重置丞相。

漢室老臣對此,也無可奈何。

劉光之所以贊同,不是他心向曹操,而是因為他根本無法與曹操抗衡。

如果堅持下去,弄不好就會出人命……

而今漢室忠臣越來越少,死一個,對於朝廷而言,都是巨大的損失。曹操損失的起,可漢帝卻損失不起。

數日後,漢帝下詔,重置丞相,拜曹操為漢相,在司空府的基礎上,開設十三曹。

曹操上書請辭,表示不願接受詔令。次日,漢帝再次下詔,任命曹操為丞相。可曹操,依舊上書請辭。

不是曹操不願意做,這算是規矩。

三請三辭,一方面可以表現出,曹操的虛懷若谷,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現出漢帝的求賢若渴。

對此,漢帝也知道。

不管他是不是心甘情願,這第三道詔書,還是依照規矩發出。

於建安十二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十日之後,改毓秀台為拜相台,祭告祖先,任曹操為丞相。

這就是正式的拜相。

只有經過了這道程序,曹操才算是真正的丞相。

第三道詔書發出後,曹操沒有再推辭,而是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

十二月二十四日,荀彧返回許都。依舊為尚書處尚書令,看上去,好像並沒有什麽反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