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南陽太守

再臨許都,曹朋的心情卻很平靜。

這座東漢末年的都城,從最初的殘破,到而今的繁榮,卻無法引起他半點情緒的波瀾。而今的許都,和四年前的許都又是一番模樣。巍峨皇城,城墻似乎比四年前高了許多,面積也增加了許多。但在曹朋看來,那只不過是一個被擴大了的牢籠,其性質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去年陛下言,皇城太小,氣度不足。”

曹真臉上透出鄙薄之色,冷冷道:“於是那些老東西便一個個在朝堂上請命,叫囂著要擴建都城。父親不得已,只得應下請求。可是那些老東西卻不罷休,今年又提出許多非分之想。”

曹朋知道,曹真口中的‘老家夥’,是那些東歸老臣。

說他們忠於漢室,但實際上又各有打算;說他們懷有私心,可一個個堅定的站在漢帝左右。

與其說是國家棟梁,倒不如說他們是一群蛀蟲。

曹朋對這些人,其實並無好感。

“文舉公,可曾鬧過?”

曹真一怔,旋即搖搖頭,“孔融這兩年倒是非常安靜,很少出面,大多數時間在家中潛心學問。

年初,他和劉禎、阮瑀合著《文論》,倒是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父親也非常贊賞,還稱贊他此舉,乃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偉業,並賜三百金,讓他們用於搜集失傳的珍本,加以修編撰寫。這件事也是最近一段時間,許都議論最多的事情。不少人受孔融等人的影響,也開始加以修學。似陳琳王粲徐幹等人,都時常去向孔融求教。”

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在曹朋耳邊回響。

王粲、陳琳、徐幹、劉禎……

這不就是傳說中,那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嗎?

不過,在曹朋的記憶中,建安七子好像沒幾個能有好下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孔融了。

在曹朋心裏,孔融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書生,文士。

他所要做的應該是潛心學問,而不是參與朝堂裏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雖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讀書人心中的抱負,但也要因人而異。孔融是個很純粹的文人,根本不懂得什麽朝堂上的權謀詭詐。若把他投入朝堂之中,早晚都會被撕成碎片,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下。反倒是讓他潛心學問,有心情就去問兩句,沒心情就不理不睬。超然物外,方能保全其身。若孔融在歷史上真的能夠做到這般,恐怕老曹也不會下狠下,滅了他一家。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曹朋開始慶幸,從一開始交好孔融。

而在之後的歲月裏,更不斷把孔融從朝堂裏拉扯出來。也正因此,才會有今日的《文論》吧。

關於《文論》一書,曹朋沒什麽印象。

反正記憶中,孔融應該沒寫出這本書來……

而今,一本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著作問世,是否也代表著,一段新的歷史?

曹朋不知道,卻隱隱有些期待!

……

“阿福,阿福?”

“啊?”

曹朋從沉思中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在一座門第高深的府邸前駐足。

典府!

“帶我來這兒幹嘛?”

曹朋詫異的問道。

這裏是典府,而且是典府的側門。

如今官拜虎威將軍,加城門校尉,關內侯的典韋,已另立府邸。不過這裏距離曹府並不算太遠,和司空府是背靠背而建。原來的典府,被司空府兼並了。但作為補償,典韋獲得了一座更為豪華的府邸,而且依舊是與司空府相連。如果不知道的話,會以為這裏就是司空府的後門。

但實際上,典府和司空府,也的確是緊密相連,中間只隔著一條小巷。

出典府後門,就是司空府後門。

也可以看得出來,典韋在曹操眼中的地位,沒有絲毫的降低。

“父親讓我把你暫時安排在這裏,等他見過你之後,會另行安排住所。”

“不讓我回家嗎?”

曹真臉一板,“阿福,你是刑徒,焉能隨意返家?”

曹朋不由得,苦笑!

他在許都也有住所,那奉車侯府,而今仍舊空置。只是,曹朋是刑徒,這身份的限制,注定他無法輕易拋頭露面。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他出面來,總是會引起一幫子漢室老臣的喧囂。

典韋那廝,蠻不講理。

曹操和典韋又往來密切,曹朋住在這裏,倒也不會惹人注目。

這也是曹操為什麽會派曹真,還帶著虎豹騎把曹朋接過來。曹朋此時的打扮,和虎豹騎的兵卒並無區別。黑盔黑甲,面帶猛虎黑鐵面具,混在人群之中,根本就不會引起他人關注。

曹真領著曹朋,邁步走進了典府。

典韋也得到了消息,所以一直在家中等候。

看到曹朋,典韋咧開嘴笑了,“阿福,這幾年不見,你這小子,越發雄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