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

曹操雖然用的是商量語氣,但可以感覺得出來,他似乎已經有了決定。

腦海中,再一次浮現出李儒在歸附之後說過的話語:若曹公提出要求,切不可猶豫,答應再說。

乍聽,這似乎算不得什麽妙計。

可實際上,策士謀主所獻的計策,往往是揣摩人性,直指核心的聊聊數語。

似郭嘉十勝十敗論,那是屬於全局謀劃,不可以等閑論之。比如後世說賈詡一語而亡漢,其實仔細想想,並沒有什麽高深之處。如果換做後世直白的言論,無非就是:咱們反正就是個死,拼一把可能贏,輸了也無所謂。於是李傕郭汜召集兵馬,圍攻長安,挽回了敗局。

真正的策術,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說出合適的言語……

可真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所以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亡國。

同樣的話語,在不同的時機不同的場合,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李儒的這一句提醒,其實也是根據曹操的個性而言。他對曹操並不陌生,甚至還仔細研究過。

至少在二十二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可差一點被李儒設計殺掉。

派人壓陣,而後伏擊……

這是誰都能想出的計策。

可就是這麽一個計策,令得曹操幾乎全軍覆沒,若非曹洪拼死掩護,甚至有可能死在戰場上。

曹朋道:“若世父將家兄調回,侄兒以為,步騭可以繼任。”

“步騭?”

曹操松了口氣,曹朋既然說出替代者,說明他胸懷坦蕩。

只是,這步騭又是哪一個呢?

“步騭字子山,本淮陰步氏族人。

建安二年,侄兒與家兄到海西之後,陳登太守曾舉薦三人,一個名叫衛旌,因桀驁不馴,不願幫助家兄,所以被我罵走,後來去了江東,下落不明;一個是戴乾,就是此前與王旭火焚海陵,燒死祖郎的功臣。此人性情剛烈,忠直不阿,可惜……第三個,便是步騭步子山。

他如今忝為鹽瀆長,今春廣陵之戰時,也曾參與其中。

步騭追隨我的時間最久,而且為人謹慎,頗有才華。世父若問我誰可替代,我首選步子山。”

曹操原本也只是問問,並沒有指望曹朋真的會推薦什麽人物。

哪知道……

曹操笑了,“阿福,許都城中,名士如雲,有才華者更多不勝數,你為何如此看重這步騭呢?”

我能告訴你,步騭在歷史上,曾做到了東吳的宰相嗎?

曹朋也笑了,“許都城中名士如雲,多如過江之鯽。可是有一個問題,我和他們不認識啊……”

“啊?”

“再說了,步子山的堂妹,是我身邊的侍婢,我對步騭的了解,遠勝他人。”

曹操臉色一沉,“阿福,爾不知要舉賢避親嗎?”

“既然是舉賢,為何還要避親?步騭明明是最合適的人選,我為什麽要去避嫌呢?”

如果換做別人說出這樣的話,曹操說不定會很不高興。可偏偏曹朋說出這樣的言語時,曹操感覺很高興。這更說明了,曹朋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想法,一心是在為自己做事分憂……

“那你說說,步騭怎麽就是最合適的人?”

“其一,步騭是廣陵人,而且從建安二年開始,便到了海西,對海西可說是非常的熟悉。”

“恩,這倒說得過去。”

“其二,家兄在海西立足後,得益於兩人。

一個是近伊蘆長濮陽闿,另一個就是步騭。勿論是平定海西,整頓商市,推行屯田,步騭都參與了最初的謀劃。如果說,對海西情況最了解,除了家兄之外,便是步騭和濮陽闿兩人。

濮陽先生才學過人,但有些拘泥,變通之能不高。

其實,我一直覺得濮陽先生為地方官,並不算合適。他最適合的位子,應該是在太學中做個五經博士,教書育人……嘻嘻,世父莫要怪我,我也是有感而發,並沒有其他的意思。”

早在曹朋離開徐州的時候,便知道濮陽闿身體不太好。

海西荒僻,雖說如今已隱隱成為兩淮富庶之地,可環境還是有些不好。鄧稷在和曹朋的書信裏,曾提到希望能在許都給濮陽闿找一個職務,令他安享晚年。畢竟,濮陽闿年紀也大了。

曹操笑道:“休得賣弄小心思,你且說下去。”

“而步騭不同,他雖出身望族,卻自幼貧苦,得嬸娘照拂長大,故而通曉民間疾苦。他懂得變通,更通兵事。這一點,他猶勝於家兄……而且呢,他心思細膩,有大局,足以主政一方。世父說的不錯,許都能人多不勝數,但侄兒以為,適合海西屯田都尉者,唯有步子山。

另外還有一點,步子山接替家兄,可是政令連貫。

世父,為證最怕朝令夕改。若海西能夠持續發展,必須政令延續。說實話,我很擔心若換了一個陌生人,會出現政令改動的情況。急於樹立自己的威望,建立自己的功績,而將前任的努力全盤否定,對上而言,是數載辛苦前功盡棄;於下來說,更會讓百姓迷茫而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