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燕人

天氣越來越冷,進入十一月之後,氣溫濕寒,直入骨髓。

中軍大帳裏,擺放著兩個火盆,炭火熊熊,驅散了帳中的寒意,使人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受。

曹操放下手中書卷,笑呵呵對郭嘉道:“當初若非奉孝與文若堅持,險些使我錯失良才……未曾想這獨臂參軍竟有此等本領,不但使海西穩定,更率先在海西屯田,使我糧道通暢。”

時隔一載,郭嘉似乎並沒有太大變化。

依舊很單薄,甚至有些瘦弱。不過他的氣色看上去挺好,精神也顯得很矍鑠,與早先相比,的確是大有改進。

聽曹操說完,郭嘉放下了手中的毛筆。

“豈止是司空沒有想到,即便是嘉,亦感到意外。”

由於曹朋事先從海西調撥五十萬斛糧草,囤積於曲陽縣內。曹操在兵困下邳之後,並沒有出現歷史上糧草匱乏的局面。雖然說戰事並不順暢,呂布的抵抗也非常堅決,但總體而言,戰局是朝著曹操所預料的方向發展。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曹操當然不會放過呂布。

“奉孝,徐州之戰結束,我欲任鄧叔孫為東海太守,以為如何?”

郭嘉先是一喜,旋即搖頭。

“不可!”

“為何?”

按道理說,鄧稷是郭嘉一手舉薦,若升任太守,郭嘉顏面有光。

曹操也沒有想到,郭嘉竟然拒絕了這個提議。於是乎,心中不免生出好奇之意,凝視郭嘉。

郭嘉嘆了口氣,對曹操說:“嘉不贊成鄧叔孫升遷,有兩個原因。

這第一個原因,鄧叔孫身無功名而一躍為海西令,已屬特例。時隔一年,主公就欲再升遷其官職,勢必會令許多人感到不滿,到時候叔孫身處風口,未必能比現在做的更加出色……

此其一;其二,觀鄧稷在海西作為,頗有章法。

如今海西正在不斷壯大,隱隱有興旺之像。海西地處淮水之畔,勾連兩淮,貫穿齊魯,乃東部要地。若海西屯田等舉措可以發展起來,如同司空扼住兩淮之咽喉,進可渡淮水,直逼大江,虎視江東;退可固守海西,使淮北不受兵禍。此時若冒然換人,未必是一樁好事。繼承者能否繼續遵循鄧叔孫之舉措,使海西進一步發展?若不能,豈不是前功盡棄嗎?”

曹操不由得點頭,表示贊賞。

郭嘉又道:“況且鄧叔孫為一縣之長尚可,若為一郡太守,其才能和眼界,還需繼續打磨。”

不得不說,郭嘉的確是為鄧稷著想。

沒錯,以鄧稷在海西的政績來看,的確驕人。但郭嘉卻知道,鄧稷還不足以獨當一面。如今他在海西,地處偏僻,有陳登可以遮風避雨。但如果為一郡太守,他就必須直面許多陰謀詭計。能治一縣,不代表能治一郡。況且東海郡很復雜,單以局面而言,鄧稷未必能控制得住。

所以郭嘉認為,鄧稷目下最好還是留在海西,再打磨些時日。

否則他升遷太快,勢必會遭遇兇險。太守,和縣令,那完全是兩個概念的職務。太守已經是兩千石俸祿的官位,也算是進入朝廷核心,掌控實權。鄧稷目下的狀況,還不適合升遷。

曹操搔首,“那你以為,當如何獎賞?”

畢竟鄧稷做出了這麽大的成績,並保障了徐州之戰的糧道,如果沒有獎賞,也說不太過去。

郭嘉想了想,正色道:“海西這一年發展甚速,其治下面積不斷增加,已非一縣之地。我聽說,海西屯田向北面已接近伊蘆鄉,屬於朐縣治下;而向西,更跨過了遊說,又和曲陽連為一體的趨勢。既然如此,何不使他兼典農都尉之職?若能有所成就,再行封賞提拔。”

典農都尉,始於建安二年設置。

由於當時遷都許縣,曹操下令屯田。

在一片反對聲中,唯有潁川長社人棗祗堅持,所以便設置了典農都尉一職,由棗祗出任。

當年,許都就獲得豐收。

棗祗因而被遷為典農中郎將,得曹操委以重任。

這典農都尉是一個新設的官職,其職務說起來,高於縣令,而低於太守。主抓的也是一個地區的屯田事宜,和太守並無太大的沖突。如果鄧稷出任典農都尉,就是棗祗後第二個擔任此官職的人。

由於許都和海西的豐收,使得曹操下定決心,推動屯田。

郭嘉的這個建議,令曹操極為滿意。但內心裏總覺得,只一個典農都尉,有些虧待了鄧稷。

“若司空覺得獎賞薄了,何不賞賜於叔孫身邊之人?”

“哦?”

“司空莫非忘記了,鄧叔孫尚有一內弟?休若此前,可是對他贊不絕口。此人同樣身無功名,卻少而有德行。那片《陋室銘》,不知司空是否記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