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4頁)

荀彧所言,也頗有道理。

這牽扯到一個政令統一的問題。梁習在乘氏剛站穩腳跟,政令剛梳理通暢。如果換一個人,誰又能保證,會繼續執行梁習的政令?朝令夕改,是一個大忌。就比如說,梁習在乘氏,提倡開墾荒田,底下的人剛開始執行,梁習就走了;換一個人前來,說不定會是另一種執政思路。也許他不贊成開荒,而提倡做其他的事情。那之前開墾的荒田,也就等於無用功。

荀彧說的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出現。

乘氏位於巨野,是兗州重地。曹操雖說將根據地轉到了豫州,但是對兗州,依舊保持重視。

畢竟,兗州是他起家之地。

“文若,那你以為當如何?”

曹操看著荀彧,沉聲問道。

“彧亦有一人舉薦。此人於資歷,或許比不得子虞,才學也稍有不足。不過出鎮海西足矣。”

“文若所薦,何人?”

“此人名鄧稷,字叔孫。”

鄧稷?

對於大堂上的大多數人而言,鄧稷是個非常陌生的名字。

曹操也覺得好奇,扭頭向董昭看去。

董昭也是一怔,在曹操耳邊輕聲道:“鄧稷,就是曹雋石之婿。”

曹操不由得恍然,連連點頭。

怪不得這個名字聽上去有些耳熟,原來是那位獨臂參軍。獨臂參軍之名,還是從夏侯衡曹休那邊得來。典韋初建虎賁,有夏侯衡曹休為左膀右臂,故而虎賁得以成型。但夏侯衡和曹休任虎豹騎的時候,卻對曹操說:“人皆知虎賁乃伯權與我之功,卻不知若少一人,則虎賁不得成。”

曹操當時就問:“那是何人?”

“便是軍中獨臂參軍。”

鄧稷在虎賁幫忙的時候,領參軍之職。

所負責的,大都是一些雜事。在夏侯衡和曹休眼中,那些事情極為瑣碎,非常麻煩。偏偏鄧稷能做的井井有條,絲毫不亂。各種物資,都記錄在冊,一清二楚,沒有任何的偏差……軍中皆戲稱鄧稷‘獨臂參軍’。正因為有鄧稷做這些瑣碎事情,曹休和夏侯衡,才能全力練兵。

所以,當董昭提醒之後,曹操便立刻想起了鄧稷的來歷。

劉曄卻未聽說過鄧稷的名字,於是疑惑的看向董昭。

不等曹操開口,郭嘉也站起來道:“鄧稷,確是合適人選。”

“這鄧叔孫,可靠嗎?”

郭嘉說:“鄧稷與嘉有同門之誼。”

言下之意就是說,如果鄧稷不可靠,那我也不是個可靠的人。

這話一出口,劉曄立刻閉上了嘴巴。他雖然得曹操器重,但是和郭嘉相比,卻明顯份量不足。

曹操對郭嘉的重新,可說是言聽計從。

再者說,大家都是出於公心,既然郭嘉荀彧都表示贊同,那想必這鄧叔孫,確有可取之處……

“攸亦同意鄧稷出任海西令。”

郭嘉話音剛落,荀攸也站起來了。

他這一開口,令許多人都不禁感到疑惑。

誰都知道,荀攸和荀彧,不是特別對付。兩個人經常是你說一,我偏偏說二;你讓我往左,我非要往右。論輩分,荀彧是荀攸的叔父,但論才華,荀彧善陽謀,而荀攸則好陰謀,可以說是天生的冤家。兩人當初就漢室正統,就有過分歧。後來又因為袁紹,而徹底反目。

但荀攸,偏偏又是荀彧所推薦。

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荀彧心胸寬廣,有長者之風。而荀攸呢,相比之下,不免有些小家子氣。

這更使得荀攸荀彧,矛盾加深。

而今,這兩人同薦一人,著實令曹操有些驚訝。

“公達,也知獨臂參軍?”

荀攸道:“攸所以知鄧叔孫,猶早於文若。”

“哦?”

荀彧不禁奇怪,扭頭向荀攸看去。

“鄧稷本是棘陽小吏,有做事之能。攸初聞此人時,曾命人往棘陽打探,還專門請教過鄧叔孫的上司,如今南郡從事王威。王威乃荊襄名士,才華出眾。對鄧叔孫,也是頗有贊賞。

鄧叔孫不知為何,得罪江夏黃氏,而與丈人一家,隨君明來到許都。

王威聽說此事之後,還大為惱火,並派人前往江夏,詢問緣由……鄧叔孫在途經汝南之時,還曾協助滿伯寧,做了一樁好大事情。主公尚記得郎陵之亂否?那成堯,正是被鄧稷所斬。”

曹操聞聽,也不由得連連點頭。

郎陵之事他當然聽說過,而且對成堯私設關卡,大為惱火。

同時滿寵處決果斷,並且保住了曹洪,讓曹操也非常滿意。只不過,他當時並未留意到,滿寵公文中,也提到了鄧稷。

如今荀攸提起此事,曹操就立刻回想起來。

“可是西部督郵?”

“正是!”荀攸說:“若主公不放心,可以派人前往平輿,詢問伯寧。據我所知,伯寧對鄧叔孫,也很贊成。當時還有心留鄧叔孫在汝南,只因為鄧稷妻子懷了身孕,所以才來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