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第3/4頁)

事實上,劉闖這一次東狩,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曹氏舊臣的恐慌,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對整個北方的整合。同樣,隨著劉闖權柄日盛,在他的舊部當中,同樣存有隱患。之前一些以合作姿態而輔佐劉闖的人,也需要進行調整。比如馬超……若馬超一日不向他輸誠,劉闖就一日無法委以重任。畢竟,劉闖不可能容忍馬超擁兵自重。太史慈戰死,也給了劉闖一個機會。接下來,只看馬超的態度。

廬江,居巢。

周瑜露出詫異之色,看著面前的斥候道:“你方才說。張遼和郭嘉發生了沖突?”

“正是!”

“是何緣故?”

“蓋因此前李典因連天大雨,道路泥濘,使得糧草未能及時送到。

張遼對此不滿,便嚴厲斥責李典。郭嘉抵達之後,就為李典說話,與張遼產生了沖突。三日前,都督大敗漢軍,張遼便認為是李典延誤了戰機,未能及時接應。而郭嘉卻認為,是張遼的布置出現疏漏。與李典無關。所以再次發生爭執。

這次郭嘉和張遼的沖突很激烈。昨夜爭吵過後,郭嘉便帶著典滿率本部離開合肥,前往六安。不過,隨同郭嘉一同抵達合肥的太史享與蕭淩。並未隨同離去。”

這是當然!

太史享是太史慈之子,而蕭淩也是劉闖的舊部。

這兩人和張遼的關系遠比與郭嘉的關系親密,怎可能跟隨郭嘉離開?

周瑜聞聽,不由得松了口氣!

進入三月,郭嘉來到合肥,協助張遼督戰逍遙津。

說實話,郭嘉的到來,的確是給了周瑜巨大壓力……這個在曹操時期,便被曹操視為左膀右臂的鬼才謀士。手段的確非同一般。郭嘉抵達合肥之後,就立刻拜訪了時居於壽春的呂範呂子衡,並說降呂範投效劉闖,協助張遼在合肥抗擊周瑜。

這呂範,本是東吳名臣。

在歷史上。他得孫策所重,令私客百人投效孫策,並協助孫策攻破廬江。

後在丹陽,他先後參與了破張英於糜,奪取小丹陽、湖熟,令宛陵令討伐丹楊賊,拜都督之職。

不過,如今由於太史慈投效了劉闖,使得呂範歷史上戰敗祖郎,說降太史慈的功勞消失無蹤,於是在孫策死後,並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前往東吳奔喪,而是留在了壽春。呂範,這個在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甚至在三國演義中一度成為反角的文武雙全的名將,就這樣落入張遼之手。郭嘉抵達之後,很快就說降了呂範。

並且從呂範的口中,了解到了許多關於周瑜的情況……

隨後,又是在呂範的引介下,郭嘉拜訪了喬玄,也就是大喬和小喬夫人的父親。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裏的說法,喬國老在東吳的地位頗高。

可實際上,喬玄兩個女兒,幾乎是被孫策和周瑜強娶,並且不是正妻,而是妾室。這樣的情況下,喬玄在江東又能有多高的地位?孫權執掌江東以後,喬玄地位越來越低。特別是在大喬夫人和孫紹被送去燕京之後,喬玄一怒之下離開江東,回到廬江老家居住。不但如此,他更因為大喬的事情,對周瑜怨念頗深。

縱觀整個中原,喬玄可能微不足道。

但在廬江,喬玄以樂善好施而聞名,家境殷富,在民間聲望頗隆。

郭嘉說服喬玄出仕,代廬江太守之職。

喬玄這一出馬,也讓周瑜極為尷尬,其在廬江的人脈優勢,也隨之降低了許多。

這些都是郭嘉到來後,帶來的變化。

而今聽聞郭嘉和張遼反目,周瑜頓感如釋重負。

想想,似乎也很正常。

張遼是劉闖的元從老臣,自徐州開始,便跟隨劉闖征戰遼西,席卷幽州,橫掃冀州,可謂是功勞卓著。別看張遼在十大將中排名不算靠前,可若論地位和能力,絕對屬於翹楚。也是十大將中,除甘寧和太史慈之外,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樣一個功勞卓絕,心高氣傲的人物,和郭嘉這個曹氏謀臣,必然會產生諸多矛盾。

不過,周瑜也不敢掉以輕心。

他沉吟良久,輕聲道:“傳我命令,繼續打探,務必要確定張遼和郭嘉之間的恩怨。”

“喏!”

斥候告退離去,周瑜長出一口氣。

一旁淩操卻蹙眉道:“都督,那郭嘉乃智謀之士,張遼也非是不明輕重之人。

這種情況下,兩人怎可能輕易發生沖突?依我看,這裏面必然有詐,都督還需謹慎。”

周瑜聞聽一笑,“將軍放心,周瑜自不會輕易上當。

那張遼是劉闖身邊最為器重之人,郭嘉也是曹操在世時的左膀右臂。這兩個人,都不是善與之輩,自然不可不防。不過,一個劉闖舊臣,一個曹氏降臣……曹劉而今雖然合而為一,可當年征戰多次,難免會有恩怨。正因為這兩人都非等閑,所以彼此間也就難以信服。若他二人真個發生了爭執,倒也不是不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