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建安九年【二】(第2/3頁)

可越是如此,也就越要小心。

袁紹前車之鑒還在,劉闖可不希望他大業如曇花一現,才剛有了規模,便要迅速滅亡。曹操失了冀州和涼州,實則並未太傷元氣。冀州,他從未完整的占領,而涼州他也一直無法進入。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劉闖擄走了郭嘉,幹掉了程昱,又斬殺了樂進,可曹操手中依舊人才濟濟。該死的賈詡,如毒蛇一般伺機而動,又有荀彧運籌帷幄,荀攸也非泛泛。

總之,劉闖覺得,自己還不是志得意滿的時候。

曹操的本事,他並不懷疑……而且他非常相信,這才曹操雖然輸了,但一定不會就此罷休。別看他信裏面說的輕松,但相信此時的曹操和自己一樣,已經開始籌謀下一步的行動。

劉闖想到這裏,突然忍不住笑了。

下一步,是曹操絕地大反攻呢?還是再來一次官渡之戰?

••••

但不管劉闖和曹操是如何盤算,一場大戰總算是停息。

伴隨著劉闖和曹操罷戰,河東衛氏殘余,也隨之被下令驅逐出河東,趕去了許都。

河東衛氏這一次,可謂是元氣盡失。

不但失去了經營數百年的河東根基,更折損了不少人手。從之前一等一的頂級世族。一下子變成了無根飄萍。哪怕曹操願意給予衛氏幫助,但想要恢復到之前的樣子,卻無甚可能。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闖立刻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抵達鄴城後,便立刻下令,拜鐘繇為涼州刺史,招徐庶返還燕京。

“兄長。這時候把元直從涼州召回,恐怕有些不妥吧。”

劉闖笑了笑,“只是暫時而已……這次把他召回來,也是為一樁大事。”

“什麽事?”

劉闖看了諸葛亮一眼,忍不住吐槽道:“你而今兩房妻妾,詳盡齊人之福。

可元直已三十了。至今仍未成親。以前礙於河東衛氏,我不能為他主持婚事。今衛氏已經被趕出了河東,四百年豪強從此將灰飛煙滅……他在河東的時候,我還會顧慮三分。他如今連老家都沒了,我又何必在意?你也知道,元直心慕蔡大家已久,而且我聽說。蔡大家對他也似乎頗有好感。我得把他召回來,把他這人生大事操辦妥當,否則怎對得起老夫人?”

想當初,徐庶的母親是聽從了劉闖的勸說,從潁川跑去了遼西。

在經過幾年心驚肉跳的生活之後,總算是穩定下來……可是,兒子大了,至今仍是孤身一人。老夫人心裏早就急了。幾次和劉闖說起徐庶的終身大事。奈何當時種種原因,加之徐庶有忙於公務,一直未能完成老夫人的心願。這一次,劉闖要把這件事情辦好,也算圓了老夫人的期盼。

諸葛亮頓時露出恍然之色,連連點頭。

劉闖這件事做得地道……相信徐庶知道了,一定會非常高興吧。

“對了。兄長可知仲達也有了意中人?”

提起徐庶的親事,諸葛亮突然想起了司馬懿。

他回到鄴城後,便聽說了司馬懿和郭寰的事情。為此,他還專門跑去偷偷看了一眼。倒是對司馬懿的眼光極為稱贊。司馬懿是劉闖的表弟,也算是一家人,這件事最好讓劉闖知道。

劉闖還真不知道司馬懿有了意中人,聞聽之下也是一怔。

“仲達有意中人了?”

“兄長難道不知嗎?”

劉闖一臉茫然之色,搖搖頭道:“上次在遼東見到仲達的時候,他可是沒有和我談及此事。

怎地?他意中人是誰?何方人士?家境如何?相貌怎樣?”

有道是長兄為父!

劉闖雖然不是司馬懿的親哥哥,但是當初司馬防把司馬懿托付給他的時候,劉闖便擔起了責任。

說是輔佐劉闖,實際上也是司馬家的一種風險轉移。

換句話說,與其說是讓司馬懿輔佐劉闖,不如說是司馬防放棄了司馬懿。

畢竟從當時的局勢而言,劉闖根本沒有任何崛起的機會……

司馬懿投效劉闖以來,也是盡心盡力。黃閣從無到有,雖說其中也有陳宮、麋芳等人的功勞,但整體而言,是司馬懿一手打造而成。對這個兄弟,劉闖還是很贊賞的。雖然後世對司馬懿的總體評價不高,但是在劉闖看來,如果說諸葛亮是他的大腦,那麽司馬懿就是他的爪牙。

所以,他對司馬懿的婚事,也是非常在意。

聽諸葛亮說起司馬懿有了意中人,劉闖也不禁產生了幾分好奇。

諸葛亮笑道:“仲達的意中人,而今就在鄴城。

說起來,也是官宦之家,這次能奪取鄴城,也虧了他意中人的功勞……至於長相,端地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