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下】(第2/3頁)

老夫人臨終時讓他跟著劉闖,也使得劉闖無法說動董俷。

既然如此,便讓他留在自己身邊吧。

這大小子姓子狂暴,萬一在安葬的時候再鬧出事端來,恐怕也沒人能壓得住他。

把一切安排妥當,劉闖便要動身前往平陽。

不過在出發前,劉闖卻想起了諸葛亮的那三個錦囊,於是打開來一個,卻見錦囊上寫著:兄長至鄴城後,定不可屯駐鄴城。鄴情況復雜,非兄長可以控制,當盡量離開鄴城,獨自屯駐。

劉闖看罷,不由得一笑。

看樣子,諸葛亮已經猜出自己會在離開鄴城的時候打開錦囊。

不過他說的不錯,自己留在鄴城,並無益處……許多事情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也難以開展。

嗯,去平陽城,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老羆開拔,浩浩蕩蕩。

董俷在軍中行走,更是滿臉的好奇之色。

這小子不通騎術……也很正常。董家敗亡之後,他跟著那老婦人四處逃亡,如何有機會學習騎術。

不過,這樣一來,又產生了一個問題:劉闖要教他騎術。

可問題是,董俷好像不喜歡騎馬。

他更喜歡徒步行走,而且行走如風……這大小子,竟然生得一雙飛毛腿。別看他那麽大的個子,跑起來速度驚人。他步子大,且身體極為協調,體力更是驚人。只要不是縱馬奔馳,這大小子便不會掉隊。劉闖見他不喜歡騎馬,索姓給他一頭騾子,為他馱著鐵槌和盔甲包。

大多數時候,他就牽著騾子跟在劉闖身邊。

那亦步亦趨,片刻不肯離開的模樣,讓武安國和李逸風也哭笑不得。

主公這一回,確是找了個貼身的保鏢……對董俷驚人神力,武安國和李逸風也非常的佩服。。

但這小子這麽跟在劉闖身邊,怎麽看都讓人覺得有些怪異。

不過,劉闖既然不在意,也就不會有人勸說。

從鄴城到平陽城,並不算太遠。

劉闖一行人用一天時間,便抵達平陽城下。

鄴城周圍,有四大糧倉,分別是武城、九候城、汙城和平陽城。

如今,武城糧倉已空,變成一座純粹的軍事重鎮;汙城和九候城則位於鄴城西面,據汙水兩岸。

平陽城,地處漳水以南,也是鄴城四座糧倉裏,最遠的一個。

它距離斥丘很近,是鄴城東面堡壘;南下到內黃不過一百五十裏,若騎馬一曰光景便可抵達。

劉闖抵達平陽之後,便迅速入駐平陽。

平陽城守軍並不是很多,總共也就幾百人而已。

袁曹第二次交鋒,平陽是袁紹主要的糧草輸出之所。所以,雖囤有萬石糧草,可比之先前糧囷滿城的景象,已大大不如。所以,平陽城的戰略地位也隨之減弱,特別是隨著蒼亭失敗之後,為加強鄴城守衛,平陽兵力幾乎抽調一空。而今平陽城的兵馬,大都是老弱殘兵。

劉闖順利入城後,便召集盧毓和陸遜前來議事。

他此來鄴城,存了收攏流民的想法。

而平陽周圍,乃至於漳水沿岸,流民難以數計……也難怪,袁曹兩次交鋒,特別是第二次交鋒,主戰場便在河北,造成大批百姓流離失所。而隨著袁紹戰敗,這些流民便集中於漳水地區。

“主公要收攏流民,並非難事。”

陸遜想了想,“這城中尚有萬斛糧草,足以保證軍中食用。

多余出來的糧食,不如發出去,一方面可賑濟流民,另一方面設法將之向北方遷徙……只要這些人能過了滹沱河,主公就可以命人在普陽亭接受。但如此一來,怕是幽州要承受巨大壓力。”

劉闖想了想,便沉聲道:“這算不得大事……中山蘇氏此前曾資助我三萬斛糧食,估計能夠抵擋一下。只要能熬到今年秋收,糧食的問題就能得到緩解。待來年繼續開荒,我就不信,在塞北打造不出一個魚米之鄉……此事,就這麽決定。趁著袁尚還未出發,子家辛苦一回立刻前往鄴城,向逢紀懇請糧草支援。咱們要在這裏開倉放糧,正是招攏流民的機會。”

陸遜和盧毓相視一眼,便點頭答應。

鄴城的糧草,非常充足。

劉闖的請求送來後,在逢紀和陰夔等人的作之下,袁尚很快就同意,下令從九候城調撥一些糧草前往平陽。

而劉闖則趁機,命人在平陽城外開設粥棚。

他一方面命人賑濟流民,一方面又讓人在流民中傳播消息:只要到了幽州,就可以有田有糧,無需被戰亂波及。

也是劉闖這兩年來赫赫戰功,使得冀州人對他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