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新格局【上】(第2/3頁)

袁譚的目的非常簡單,他想要戰勝曹操,來證明他才是真正的繼承人。

只是他這一走,把袁紹生前的部署全部打亂……袁尚匆忙應對,急招大將馮禮駐守平恩,總算是穩住了清河防線。可袁譚私自離開的影響,已無法散去,冀州上下更隨之亂成一團。

“袁紹一死,袁三公子恐非曹操對手。”

劉闖坐在土壚後親自溫酒,為眾人滿上酒水。

荀諶、辛評、田釋和沮鵠坐在他左手邊,而諸葛亮、徐庶、盧毓則坐在他右手畔。

“我本打算休整一段時間,可現在看來,恐怕時不待我。”

劉闖的意思,非常明白。

在座眾人,也全都了然於胸。

袁紹活著的話,說不得能夠為劉闖抵擋一下曹操的兵鋒。而劉闖也可以趁此機會,設法和袁紹修補關系,而後圖謀休整。幽州今年的成果不錯。雖然說劉闖頻頻出戰,但大都是在域外作戰,雖然給幽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可戰火畢竟沒有燒到幽州。所以影響並不惡劣。

似官渡之戰,河洛幾乎十室九空。

蒼亭之戰的時候,即便是青州也遭受到了波及……

相比曹操袁紹在戰爭中所受到的損失,幽州的損失並不是很大。

特別是秋收時節。朝鮮半島的占城稻喜獲豐收,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幽州的壓力。同樣,自年初便推行各種農耕政策以來,幽州這一年可謂風調雨順,所以收成也算是不差,足以維持幽州來年的計劃。要知道,劉闖計劃要在來年為幽州增加五十萬到八十萬人口,這可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整個幽州都在為此而忙碌,這戰略儲備糧食的必要性也隨之增長。

也就是說。幽州需要休養生息。已承受不起太大的戰事。

從建安五年到建安六年。連番大戰結束,劉闖手下的軍士,也都感到了疲乏……

按照劉闖的計劃。是希望能在來年秋收過後,再對冀州用兵。但現在看來。時間恐怕不夠!

荀諶抿了一口溫酒,突然看著諸葛亮問道:“孔明,你怎麽看?”

不知為什麽,聽荀諶說出這句話來,劉闖總會有一種莫名的違和感。

這句話,不正是他之前最喜歡問諸葛亮的話嗎?

諸葛亮倒是沒什麽感覺,微微一笑道:“老大人已有對策,又何必為難孔明呢?”

“呵呵,我只是想聽聽你的想法。”

一雙雙眼睛,都停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這屋中,除了荀諶和辛評兩人之外,其他皆青年俊傑。年紀最大的沮鵠,也不過三十而已,年紀最小的盧毓,還不到二十。司馬懿也饒有興趣的看著諸葛亮,想要聽聽他的見解。

而今,司馬懿執掌黃閣,已初見成效。

他的心思,也漸漸從和諸葛亮爭鋒上面轉移,全力打造黃閣。司馬懿知道,也非常清楚諸葛亮在劉闖心目中的位置。如果說諸葛亮是劉闖的大腦,那麽他就要做劉闖的眼睛、耳朵,和爪牙。

相比之下,司馬懿在劉闖心中的份量,未必就遜色於諸葛亮。

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諸葛亮顯得沉穩有度。

他想了想道:“袁紹一死,天下格局勢必隨之變化。

二袁絕非曹操對手,而曹操此時,想來已經把目光落在主公身上……亮以為,操賊接下來必然會加快對河北的征伐,避免主公趁機發展壯大。此前,主公一直是聯曹抗袁,但接下來,恐怕要改變一下策略,聯袁抗曹,以爭取足夠更多喘息之機,恢復元氣,方能對抗操賊。”

建安四年,劉闖立足遼西,根基不穩。

當時袁紹氣焰囂張,隨時有可能對劉闖產生威脅,所以劉闖制定下了聯曹抗袁的對策。

現在,局勢已經發生變化。

昔日最為強大的袁紹已經不在,袁尚袁譚非曹操對手,更何況兄弟闔墻,勾心鬥角……在劉闖的記憶當中,袁譚在黎陽遭遇曹操的時候,袁尚念在兄弟之情出兵相救。可是後來,又因為這立嗣之事,主動攻擊袁尚,致使兄弟關系徹底破裂,而後又與曹操結為親家,引狼入室。雖則最後袁譚在曹操圍困鄴城的時候再次反叛,卻最終被曹操誅殺,滿門滅絕。

袁譚此人,不足以與之謀。

說好聽一點,這個人目光短淺,心胸狹窄。要難聽一點的話,袁譚反復無常,實乃一小人。

劉闖和袁譚共過事,對袁譚頗為了解。

想當初,袁尚被泰山賊圍困,袁譚派劉闖去救援袁尚,卻不與劉闖兵馬。

最終劉闖偷襲般陽,大敗泰山賊。袁譚又因為這件事,對劉闖心生敵意,後來更是百般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