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蘇家獻禮(第5/5頁)

整個冀州,一下子動蕩起來。

留駐河間的辛評連忙派人前往鄴城。建議袁尚不要抽調冀州兵馬。

“並州苦寒,地廣人稀,且胡禍甚重。

劉闖雖圖謀並州,卻並非勢在必得。他而今所求者。乃人口……幽州本就地廣人稀,再加上他拿下高句麗,占領三韓,奪取大鮮卑山。已無需為地域再去擔心。所以劉闖所圖者,必為冀州。故而公子當調集兵馬。屯駐中山、河間與渤海三郡。若此時抽調冀州兵馬,冀州必有禍事。”

辛評的書信送到袁尚案前,令袁尚不禁猶豫。

但逢紀卻道:“辛仲治乃大公子親信,豈能信之?

劉闖連番大戰,幽州早已疲憊不堪。而南匈奴如今與劉闖結盟,兵強馬壯,又有呂布親自督戰,定是要奪取並州。元才素來親近公子,若此次公子不救,必心懷怨念。萬一他投向大公子,公子勢必要少一臂助。再者說,劉闖早就圖謀並州,若並州有失,主公定對公子不滿。”

袁尚聽罷,也連連點頭。

不得不說逢紀所言頗有道理,那辛評是袁譚的人,又怎可能真心幫助自己?

所以,在三思過後,袁尚還是下定決心,命焦觸出兵馳援並州,但同時又命辛評加強守衛。

辛評得信後,忍不住扼腕長嘆。

“到如今仍勾心鬥角,不肯精誠團結,主公大業定喪於子嗣之手。”

他旋即招來自己的侄兒辛韜,“你立刻前往鄴城,將我家眷與佐治家眷秘密從鄴城遷出,送來高陽。”

辛韜愕然道:“叔父此又為何?”

辛評嘆道:“只為我辛氏一門,圖謀後事……”

辛韜跟隨辛評多年,聽辛評這話,焉能不知辛評的打算,於是立刻點頭,領命而去。

隨後,辛評又把自己的親隨心腹招來,寫了一封書信,要親隨連夜前往涿郡,交與荀諶之手。

待安排妥當後,辛評神色落寞走出書房。

他看著斜落夕陽,忍不住發出一聲幽幽嘆息……

••••••

薊縣,州牧府。

燕京仍在修建之中,所以劉闖只好把這州牧府衙,設立於薊縣。

原本,幽州牧府衙在涿郡,可劉闖卻認為,涿郡位置不好,所以將府衙遷至薊縣暫時安置。

當然了,麋繯懷著身子,眼見快到產期,並未跟來。

而劉闖則準備處理完事情之後,便趕去涿縣等候麋繯生產,卻不想他正要啟程,卻迎來了一位客人。

“大力怎會來我這邊?”

劉闖和蘇威並不陌生,甚至還有些交情。

想當年劉闖從許都逃亡,若非靠蘇威協助,也無法順利抵達渤海。

只不過,時過境遷,劉闖已經為一方諸侯,蘇威再見到劉闖的時候,更不似當年那邊輕松自若。

看著劉闖,蘇威不由得感慨萬千。

算年紀的話,劉闖而今也不過二十三四罷了,卻已經打下偌大根基,成為一方諸侯。如果當年家主肯聽我一言,與皇叔搞好關系的話,蘇家又何至於有今日之難?實在令人感慨……

不過,蘇威很快收回思緒。

他恭敬上前施禮,而後道:“威此來,有大禮欲獻於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