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群英會【一】(第3/4頁)

哪知道,鄭玄卻搖搖頭,“此非上策……不過我倒是有一個主意,不知你是否有膽量。”

“哦?”

“今袁紹所忌憚者,唯公孫瓚耳。

這次回去之後,友若何不向袁公請命,前去監視公孫瓚?”

“老大人的意思是……”

“孟彥既然有意北去幽州,更需要一些助力才成。

你前去對付公孫瓚,最好是駐守渤海……一來可以躲避袁紹帳下派系傾軋。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孟彥打個前站。不過我知道。你不喜歡瑣碎。可這是為你女婿,想來你也不會拒絕吧。”

袁紹手下,三大謀主,四大謀士,皆名聲顯赫。

田豐沮授許攸,這三個人因為身份的緣故,在袁紹帳下地位相對超脫。

許攸,那是袁紹的元從老臣;田豐沮授。更是迎袁紹入主冀州的重要人物。袁紹帳下的派系爭鬥,已經非常明顯。不過這三個人,並不屬於任何派系……相比之下,四大謀士,也就是辛評郭圖,逢紀審配,分別歸屬袁譚和袁尚兩人。荀諶是二袁極力拉攏的人,所以也頗為尷尬。

如今,袁譚和劉闖有些不對付,對荀諶也就略有疏遠。

而荀諶自己也不太願意卷入是非之中。對袁尚的拉攏也是不冷不熱。

短時期內,荀諶還可以這樣繼續保持中立;但如果時間長了。恐怕他的地位會變得越發尷尬。

荀諶也在想,該怎麽擺脫這種困境。

聽鄭玄這麽一說,他恍然大悟……

是啊,我要輔佐的是我的女婿,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夾在你二袁之間zuoyou為難?

留在青州也好,亦或者留在鄴城也罷,皆非我所願。

幹脆,我去渤海郡……一方面可以遠離是非圈,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孟彥,探一探幽州的情況。

想到這裏,荀諶忍不住笑了。

“老大人果然高明,若我向袁公請求前往渤海,想來袁公也不會拒絕。”

說到這裏,荀諶突然想起一件事來,“老大人,我聽說來年你就要主持造紙編書之事,是否已準備完畢?”

荀諶笑道:“哪有那麽簡單……

如今孟彥從民間,已收攏書冊十三萬有余,但要經過分門別類,也許一個漫長的過程。

文舉現在,已經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但人手還是明顯不足。我已發出書信,招昔日隨我求學的學子前來相助。同時我還派人去了陸渾山,想要請孔明出山……總之,一切都還在準備。”

“老大人所言孔明,莫非胡孔明乎?”

“正是此人!”

荀諶想了想,便點頭道:“他若肯出山,倒是一大臂助。”

鄭玄所言胡孔明,名叫胡昭,是潁川穎陰人氏,與荀諶同鄉。

此人幼讀經史,學識淵博,尤其精通典史,工於書法。弱冠之年,便以其才學而為世人稱道。初平元年時,袁紹曾多次登門拜訪,想要請胡昭出山。但胡昭本人,卻厭惡仕途險惡,故而堅辭不就。後曹操迎漢帝遷都許昌,也曾派人前去請胡昭出山。無奈之下,胡昭只得去面見曹操,表明不願入仕,請曹操諒解。無奈之下,曹操只好讓胡昭離開,並感嘆:人各有志,出處異趣。

胡昭回家後,為躲避這種辟召,便遷居陸渾山中,在陸渾山臥龍谷廣收門徒。

這胡昭的年紀,比之荀彧還小一歲。

荀諶對他也非常了解,聽聞鄭玄邀請胡昭前來,自然舉雙手贊同。

“老大人既然請來胡昭,我也想為老大人舉薦一人……說起來,此人也曾在老大人身邊求學,名叫崔鈞,字州平,不知老大人是否有印象?”

“崔州平?”

鄭玄想了想,突然道:“可是安平崔州平?崔威考之子,曾當著崔威考之面,言他有‘銅臭’之崔鈞嗎?”

“正是此人。”

崔威考,名叫崔烈,曾官拜太尉。

鄭玄說的這件事,也是一個典故:靈帝時,崔烈買官,崔鈞得知以後,當著崔烈的面,說他有‘銅臭’之氣,氣得崔烈暴跳如雷。

“若是此人,倒也適合。”

荀諶聞聽,便躬身道:“既然如此,我這就派人前去相邀。

我聽說,他過些時日便要去荊州遊歷。呵呵,我是覺得,與其去荊州遊歷,倒不如讓他來幫一幫老大人。此也是崔威考前些時候,派人找我相求。你知道,威考此人,素愛慕虛名。”

鄭玄聞聽,頓時笑了……

••••••

白雪皚皚,數百裏不見人煙。

一行車隊沿著濰水緩緩而行,田豐坐在車中,正翻閱一冊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