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二十二章 都棱鎮(一)(第2/2頁)

因為歷史上,並沒有出現蕭隋朝廷。

單純一個蕭銑,不足以讓馮盎低頭。可是如今,蕭隋的出現,使得馮盎有些難以抉擇。

冼夫人是隋室的誠敬夫人,隋文帝也好,隋煬帝也罷,對馮氏待遇優渥。

否則,以馮盎這種沒有任何資歷,身處偏遠蠻荒的人,又豈能做到十二衛大將軍之職?

所以,李言慶可以肯定,馮盎對蕭隋有感情。

同時他也知道,馮盎不是看不清楚局勢。只是由於這時局不定,讓他做出決斷。以至於左右搖擺,不僅令嶺南的局勢錯綜復雜,同時也使得李言慶感到頭疼。

馮盎是個念舊的人!

而言虎和他,偏偏又交厚。

李言慶不需要馮盎立刻做出決斷,他如今所需要的,只是讓馮盎保持中立即可。

可即便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夠份量的人出面,還是難以成功。

言虎,是最佳的人選……

由於荊襄道處於警戒的狀態,房玄齡也好,蕭銑也罷,都不可能輕易放李言慶過去。

所以,言慶在抵達襄州之後,就做出了安排。

他讓朵朵留在襄州,率領闞棱等三百萬勝軍,以期吸引房玄齡的注意力。

李言慶相信,房玄齡一定會得知自己的存在。

有他這面旗子插在襄州,足以對房玄齡造成巨大的壓力。哪怕是牽制房喬一部分的兵力也好。

而後,李言慶則帶著沈光、雄闊海等一幹人,化妝為商人,悄然抵達嶺南。

他到嶺南的目的,並不是要立刻解決問題,而是想設法了解這邊的局勢,以圖後續安排。根據他模糊的記憶,江南之戰並沒有持續太久。最多半年,就會平息。

李言慶到嶺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平撫嶺南,使馮家歸順。

同時,找到寧長真,為母親報仇雪恨……

“未曾想到,似邕州這般偏僻之所,居然會有這麽好的路。”

沈光走到李言慶身後,發出一聲低低的感慨。

他口中的‘好’路,自然無法同中原地區的道路相提並論。不過相比較嶺南其他地區的道路,自郁水下船,經都稜鎮到邕州治所宣化縣城的這條路,堪稱優秀。

“麥子仲也算了得。”

對於沈光的贊嘆,李言慶倒是沒有反駁,還發出一聲感慨。

因為他早就得到了消息,這駐守邕州的太守,正是昔日曾與他並肩作戰過的麥子仲。

不過,麥子仲這個太守,可不是李唐所封。

準確的說,麥子仲是隋朝的官員。同樣,邕州地區所尊奉的,依然是隋室朝廷。

“邕州貧乏,人口稀少。

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修建這麽一條道路出來,足以見麥子仲是花費了心思。”

沈光說:“要想富,先修路。

麥公子倒是和公子您學了個十成十……只是,他這一條路修建出來,等同於把邕、欽兩地連為一體。公子若要設立安南都督府,除了寧長真,還要小心麥公子才是。”

“麥氏一門,盡忠烈啊!”

在當下的局勢,手裏但凡有些權勢的,莫不起兵自立。

而麥子仲居然依舊尊奉隋室,就如同他的祖父麥鐵杖,父親麥孟才一樣,忠心耿耿。

說實話,李言慶現在對平撫嶺南,還沒有理出頭緒。

但是他可以猜想到,接下來他想要立足嶺南,恐怕是困難重重。

不過,越是如此,李言慶卻越是感覺興奮。嶺南雖則偏遠,有這樣一個好對手,倒也是一樁美事。

想到這裏,李言慶深吸一口氣。

他邁步走出涼亭,登上山轎。

“走,我們去都稜鎮。”

暮雲舒卷,斷雨零星。

一行人再次啟程,朝著都稜鎮的方向,徐徐前進。

當初,我能夠在滎陽站穩腳跟。

那麽這一次,我同樣可以在嶺南重起爐灶……

嘿嘿,當我在嶺南功成之日,想必也就是我重回長安之時!二郎,你可莫令我失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