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十七章 郢州之變(第2/3頁)

“孤也這麽認為……只是現在,西安王生死不明,襄州已岌岌可危。據襄州傳報,蕭隋命尚書省右仆射房玄齡為荊襄道大行台,配合蕭銑部署江南防線。”

“蕭隋的動作,竟如此迅速?”

“是啊……照這狀況,分明是房玄齡還未返回江淮,就已經開始籌謀此事了。”

李言慶和李建成竊竊私語,朝堂上的爭吵,卻趨於白熱化。

甚至有些人,開始責怪李世民先前強硬的態度。話語中隱隱約約,將突厥使團之死,與李世民聯系在一起。

李世民那張英挺的面容,卻是越來越黑。

“養真!”

李淵突然開口。

李言慶一怔,連忙上前道:“臣在。”

“你和房玄齡比較熟悉,你以為襄州可守得住嗎?”

李言慶想了想,“襄州目前的狀況,臣並不清楚。不過,西安王下落不明,必然令襄州上下惶恐。太子剛才說,襄州如今由襄州司馬盛師彥主持……此人的名字,臣也聽說過。當年為潼關鷹揚郎將,確有本領。然而臣以為,盛師彥未必能穩住襄州的局勢。”

“此話怎講?”

“陛下,襄州乃江淮要地,需重臣守衛。

西安王生死不明,必然會令襄州陷入惶恐。盛師彥雖為悍將,未必能鎮得住襄州。”

“那以王兄所言,襄州非王兄,無人可派啊。”

李世民突然陰陽怪氣的開口道。

李言慶笑了“若本王出鎮襄州,可立時令房玄齡兵退三百裏,不敢正視襄州。”

李淵細目一眯,“那朕命你出鎮襄州,你以為如何?”

“陛下,非是臣不願,而是不能。”

“此話怎講?”

“若陛下命臣出鎮襄州,只怕不等臣到襄州,那襄州已陷落於蕭隋之手。”

李淵先是一怔,旋即反應過來,臉上的陰霾隨之一掃而空。

“養真,你確實很自負啊!”

“陛下,非臣自負,實為自信。

那房玄齡與臣交厚,謝映登當年更隨臣轉戰高句麗,對臣甚為了解。杜伏威雖與臣無甚交集,但此人戰力之強橫,少有人可以比擬。若陛下委派臣做襄州總管,消息一傳出去,房玄齡必然猛攻襄州,以期在臣抵達襄州之前,占居更大的優勢。

所以,臣往襄州倒是無妨,但卻不可出鎮襄州。”

李言慶話語中,顯出坦蕩胸懷。

相比之下,李世民先前那一句陰陽怪氣,不免顯得落了下乘。

人常言秦王善戰,但只憑河南王剛才那一番話,就顯得底氣不足。

李淵問道:“那養真以為,誰可出鎮襄州?”

李建成連連向李言慶使眼色,意思是說,你別急著回答。

可言慶卻恍若未覺,沉思片刻後回答說:“臣舉薦河間王,豫州總管李道玄。”

“道玄?”

“河間王?”

一時間,立政殿中不時響起驚呼聲。

李建成雖然有些不滿,但想想,李道玄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和李孝恭不一樣,李道玄早年非常崇拜李世民,但後來去了滎陽,似乎和李世民就疏遠許多。

而對李建成,李道玄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他是宗室,其祖父曾收留過李言慶的父親,而且也很得李淵喜愛,是個合適的人選。

李淵蹙眉道:“可道玄的年紀,是不是有些小了?”

李道玄如今年方十六歲,算起來,的確是小了。

李言慶卻說:“陛下,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臣十三歲即征戰疆場,十六歲就統領一府之兵。十七歲的時候,已然掌控一州之地……道玄年紀雖小,卻身經百戰,謀略過人。而且,他身為宗室,出鎮襄州,絲毫不比西安王的身份差,同時還不會為房玄齡看重。

陛下,房玄齡雖然奪取了郢州,但想要攻克襄州,還需要一段時間。

臣以為,二蕭並為真的合而為一,甚至彼此間矛盾依舊。房玄齡出兵,不過是權宜之計。蕭隋需借此機會,謀取更多利益。道玄前往襄州,可令朝廷從容準備。”

一番大道理說出,令朝堂眾人頓時失聲。

李道玄……

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李建成道:“皇上,兒臣以為,道玄可當重任。”

李世民想了想,也附和道:“兒臣也認為,道玄是最合適人選。”

“既然如此,就命河間王為襄州總管,總督江淮道戰事。命盛師彥為荊襄道水軍總管,協助河間王,出鎮襄州。”

“陛下英明!”

立政殿裏,眾人異口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