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六章 長安好(第2/5頁)

白居易的《江南好》。

不過李言慶把江南,變成了長安。

從詩詞的平仄而言,有些不太工整……如果是普通人吟唱,說不得會被人罵死。

但從言慶口中出來,卻似乎別有一番味道。

人們會說:這是鵝公子革新開創的詩體!有時候,名氣的好處就在於此。恰好這聆聽著,又是一個對長安滿腔懷念的房玄齡。與其說是吟詩,倒不如說是唱出房玄齡的心聲。曲江也是江,水面漂浮蓮花,翠綠蓮葉,映襯江水幽綠如藍,也非常應景。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長安?”

房玄齡突然撫掌大笑,引項高歌。

歌聲,在曲江上空回蕩,引得無數人翹首觀看。

“咦,那船上白衣者,不就是河南王千歲嗎?”

“你認得河南王?”

“以前在洛陽時,曾見過幾次。”

“莫非是河南王在為長安賦詩……一定是這樣的,非河南王,誰又能吟出這等好詩?”

每一個地方的百姓,都有著極其濃厚的鄉土情結。

誰都知道,李言慶是洛陽人、滎陽人的驕傲。他在洛陽、滎陽做過很多事情,被人們所接受,所尊重。可是在洛陽,人們聽說過言慶的名字,卻無太多感想。

畢竟,對於長安人而言,李言慶是一個外人。

但現在,一個外人,一個名滿天下的外人,在長安城如此贊美長安,令得無數長安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你們看,河南王也認為,長安好啊!

一艘畫舫和小舟錯身而過。畫舫很大,船頭上插著一面黃錦緞子的旗幟,上書‘襄陽’二子。

從畫舫裏走出一男一女,男的大約在三十多,快四十歲的模樣。

生的相貌堂堂,儀表不凡。而在他身邊的女子,也有三旬上下,倒算不得傾國傾城,可細看,還蠻有滋味。

“舟上,莫非河南王李王千歲?”

李言慶聞聽一怔,有些愕然的擡頭看去。

“王爺,這是襄陽公主畫舫,說話的那人,乃當朝駙馬,竇誕!”

那毫無疑問,竇誕身邊的女子,想來就是襄陽公主嘍?這襄陽公主,是李淵的次女,但論及地位,卻不算太高,全因她的母親,是竇皇後的通房丫鬟。襄陽公主名叫李婉,性情很溫和,也頗為賢惠,但在史書上,並未留下太多的痕跡。

流傳最多的,莫過於她嫁給竇誕的過程。

竇誕本有妻室,後因娶襄陽公主,而不得不休妻。

好在,襄陽公主和竇誕也算舉案齊眉,琴瑟相和。兩人素來共同進退,也是皇室的一段佳話。

這竇誕,官拜殿中監,安豐郡公,是竇抗的長子。

李言慶不認得竇誕,可鄭宏毅卻認得。

言慶連忙起身,隔船一拱手,“竇郡公,一向可好?”

竇誕笑道:“果然是李王千歲!呵呵,我剛才還覺得奇怪,如此佳作,又是出自哪位之手,原來是千歲所做,果然不凡。”

“竇郡公過獎了!”

言慶說完,又向竇誕身邊的女子看去,微一欠身,“小王見過公主。”

襄陽公主倒是個害羞的性子,連忙擺手,退後一步道:“千歲萬不可如此……千歲乃我大唐元勛功臣,襄陽怎敢當千歲之禮呢?應該是襄陽向千歲見禮才是。”

這個女子,倒真是有趣。

李淵如今共有十九個女兒,最小的去歲末才出生。

不過這十九個女兒裏,言慶只見過李雲秀,聽說過李永嘉,其他人一概不認識。

在言慶的印象中,唐朝的公主們,都不是讓人省心的主兒。

李雲秀,平陽公主,舞刀弄槍,好問政事,頗有男子之風。此後還有什麽高陽啊,什麽太平啊,要麽紅杏出墻,要麽野心勃勃。這襄陽公主,倒是個特別的存在。

“李王爺,再作一首詩吧!”

岸上人,突然大聲呼喊。

一個人喊出來,很快就得到了無數人的響應。

長安人皆知,李言慶文采出眾,詩書雙絕,只可惜無緣看見。

現在,鵝公子蒞臨長安,又豈能是簡簡單單的一首詩就能放過?

竇誕也笑道:“李王,既然大家如此期盼,何不再賦詩一首呢?久聞李王詩書雙絕,下官卻從未見過。不如這樣,李王登舟一敘,暢遊曲江,也是一段佳話。”

“是啊,妾身也常聽人說,李王的詩,確是高明呢。”

李言慶看了一眼房玄齡,卻見房玄齡閉上眼睛,好像睡著了一樣。

這家夥無事癲狂,惹來這許多麻煩。現在倒好,居然不聞不問,置身於事外,著實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