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臥聲自遠 第四十八章 李道玄(第5/6頁)

“道玄,這件事只有寥寥數人知曉,一直瞞著大家。

你如今也長大了,該懂事了……我李家如今正處於危難之中,所有人都在為此而奮發拼搏。你敬佩世民,這沒有錯。骨蘭朵之所以打你,卻是因為……呵呵,她早年與言慶的婚約。”

“叔父,您是說……那兇蠻女人是我嫂嫂?”

“差不多吧,此次她從岷蜀而來,往鞏縣去。名為探望長孫娘子,實則是要和言慶完婚。”

李孝基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李道玄和武士彟兩人。

“道玄,你年紀雖小,但舉止有度,頗受國公看重。

言慶十四歲時,已提槍上馬,搏殺於屍山血海中。他雖為我子,卻從未得過半點李家幫助,二十年來,一直獨立奮發,終有今日成就。如今思想起來,我仍覺得對不住他,愧疚與他……四年前,我途經滎陽,於言慶相認,曾囑托他,設法掌控滎陽。我也知道,這對於他而言,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我卻沒有想到,他為我昔日一句囑托,委屈求榮如斯。

你此次明裏是在麒麟館求學,實則是要為滎陽太原兩地,搭建起一個通路。

你也看到,言慶黑石關大捷,若非我們通過潼關,只怕現在還不知曉。那麽遠在太原的國公要知道這個消息,勢必更晚。如此一來,我們就無法及時作出反應,已協助言慶兒行事。”

李孝基目光灼灼,凝視李道玄。

他相信,以李道玄的聰明,此時此刻,定然已明白了他前來滎陽郡求學的真正目的。

果然,李道玄沉默了!

片刻後,他擡起頭看著李孝基,“九叔,道玄明白了。”

“你堂兄在滎陽很難。

我李家勢力無法給予他更多支援,所以只有借用這樣的方式,來鼓勵他,讓他知道,在他背後,還有我們整個李家在支持他。你到了鞏縣之後,該求學就求學,該嬉鬧就嬉鬧。凡事皆有武稷在暗中與言慶聯系……但有一點,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麽事情,你必須要聽從你堂兄的命令。

這無關你個人喜好,而是關系我李家舉族安危。

如果出了半點偏差的話,哪怕國公再疼愛你,也斷不會饒你……道玄,你現在推出,還來得及。”

李道玄淚流滿面,屈膝在李孝基面前跪下。

“道玄不知九叔和言慶哥哥付出如此之多,之前還有不敬之言,請叔叔責罰。

言慶哥哥十四歲就提槍搏殺,世民哥哥十四歲也征戰雁門。偏我十四,卻寸功未立。我若此時返回,又有何面目,去見李家列祖列宗?請九叔放心,道玄一定會聽從言慶哥哥的吩咐。”

李孝基,心滿意足的笑了。

他擡頭向武稷看去。

武稷也屈膝跪地,“武士彟自追隨國公,得國公看重,不以武某出身粗鄙,委以重任。一直以來,武士彟都在思索,如何報答國公的知遇之恩。此次到滎陽郡,武士彟必以少郎君馬首是瞻。”

李孝基聽武稷如此說,也算是放下了心事。

“如今李逆新敗,王世充也因損兵折將,自囚在偃師大牢。

表面上,滎陽暫時趨於平靜。可實際上,言慶兒也將因此,被推至風口浪尖。你們到了滎陽,需多留意,謹慎行事才好。現如今的滎陽郡,恐怕是暗流激湧,可不似表面的平靜。”

李道玄抹去眼淚,忍不住問道:“九叔,既然言慶哥哥是……為什麽國公不推薦他做河南討捕大使?”

李孝基呼了一口氣,看了一眼武士彟。

武士彟立刻明白,“少郎君,這也正是李郎君聰明之處。

剛才九爺也說了,我李家被陛下猜忌,如今身份極為尷尬。如果國公舉薦李郎君,只怕反被江都所忌。所以李郎君派人書信與九爺,請國公舉薦王世充……這樣一來,李郎君的希望,反而增加。”

“這是言慶哥哥的意思?”

李道玄不由得驚奇萬分,同時心裏一哆嗦。

李孝基何等人,自然明白李道玄的心思。

他輕聲道:“道玄,我知你好武,羨慕旁人可搏殺疆場。

可你要知道,即便是搏殺疆場,也需要有足夠的頭腦,否則就是一介莽夫。等你到了鞏縣,不妨多向人詢問當時的戰況……你九叔我別看不是這個材料,卻不想有言慶這麽一個兵法大家。

你不是好讀《三國》嗎?

其實你言慶哥哥在那部書中,並非只是演義故事。若仔細品味,也許你能讀出更多東西來。”

李道玄用力點了點頭,“九叔,我一定會好好向言慶哥哥求教。”

其實,小孩子對人的崇拜,往往是在於某些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