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臥聲自遠 第二十七章 他是秦瓊?(第2/3頁)

果然,派來一個精通兵事者,楊慶的大都督頭銜,也隨之被取消。

李言慶在得知張須佗來到滎陽後,就已經猜到這個結果。

楊廣對張須陀同樣是寵愛有加,其信任的程度,可能比楊慶還要多出幾分。所以張須陀既然來了,楊慶肯定要讓出軍事大權。畢竟楊廣也知道,楊慶不懂兵事,讓他參與其中,反而是對張須佗的制約。既然他把張須陀派到了滎陽,自然不希望有人再來節制張須陀的權利。

“請大都督放心,末將定然竭力配合。

張通守若有什麽需要,可派人直接告之……地方上的事情,末將難以協助。但在兵事,絕不推辭。”

張須陀已年過五旬,早已過了莽撞的年紀。

他也清楚,自己一個外人,初來乍到滎陽,也需要有地方強力人士的幫助。

楊慶自然是這強力人士之一。不過相比較之下,他倒是更看重李言慶。好歹李言慶是土生土長的滎陽人,不管他此前是姓鄭還是姓李,對於滎陽的熟悉程度,遠非楊慶可以相提並論。最重要的是,他與滎陽治下其他三大軍府關系密切,日後有所求時,也可通過他協調。

所以,想要在滎陽站穩腳跟,做出一番事業。

作為本土勢力代表之一的李言慶,也就格外受到關注。

當楊慶問他要見誰的時候,張須陀第一個想法,就是和李言慶結識。通過這片刻功夫的接觸,張須陀對言慶的印象不壞。首先,言慶沒有尋常人那種少年得志的傲氣,顯得很平和;其次,言慶也的確有資本,令張須陀對他另眼看待。畢竟‘李無敵’之名,絕非憑空得來。

楊慶眉頭一蹙,對言慶方才的言語,若有所思。

他卸去軍職,少了軍方的力量,的確是一大損失。不過呢,張須陀若想要在滎陽行事,也的確需要地方上的支持。作為楊慶本身,他不是很想參與其中。好不容易從兵事中脫身出來,又何必再摻和進去呢?同時,他又希望張須陀能有所作為。畢竟張須陀剿匪成功,於他這個滎陽郡守,也是一個功勞。如果能讓言慶參與地方政務,豈非也是他掌控兵事的一個途徑?

最近一段時間裏,楊慶的幕僚曾向他建議,請李言慶出任郡部從事一職,認為是一個楊慶滲透軍府的絕佳機會。楊慶本來也一直有些猶豫,如今聽李言慶這看似無意的提起,他立刻做出決定。

“李府君才能卓絕,若只是困於軍府,的確可惜。

如今滎陽治下並不是特別安寧,各縣也似乎有所波動……本府意欲辟置府君為滎陽郡部從事,協助本府監察督導,不知府君是否願意擔當?”

言慶說這句話,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

這幾個月來,王頍通過種種關系,與楊慶的幕僚搭上線,意圖讓言慶出任郡部從事一職。

但不知為何,楊慶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王頍說:“楊慶不是不想辟置公子,而是缺少一個契機。

公子最好能尋一個合適的機會,旁敲側擊的與楊慶提起這件事。只要公子提出,楊慶定會同意。”

所以,當楊慶讓李言慶配合張須陀的一刹那,李言慶敏銳的覺察到,契機已經到來。

果不出王頍猜測,楊慶居然主動提出了這個想法。

李言慶做出為難姿態,猶豫一下之後,最終還是答應。

畢竟,這郡部從事是個得罪人的職務,說好聽了是監察督導,說難聽一點,就是專門打小報告。以李言慶的身份和地位,出任這樣一個職位,自然有些委屈。楊慶也知道這一點,於是笑著對張須陀說:“自衛司馬陣亡之後,滎陽司馬一職,始終懸而未定。本府思來想去,以為這滎陽司馬一職,唯李府君最為合適。故而我擬呈報東都,不知張通守意下如何?”

滎陽司馬,準確的說是一個地方軍職,位列郡尉之下,需吏部審核同意。

和其他地方官職不同,司馬類似於一個警察局長的角色,負責地方治安。此前,一直是衛文通擔當。如今衛文通戰死瓦崗,這個職務自然就空缺下來。楊慶覺得郡部從事之職,多多少少有些委屈了李言慶的身份,於是想已滎陽司馬作為補充。雖說這個職務也無法參與地方政事,但滎陽作為上中郡,滎陽司馬的品秩是從四品,等同於給李言慶的官職,提升半級。

張須陀當然也不會出來做惡人。

相反,他要立足滎陽,還真就必須依靠李言慶。

滎陽司馬的職務看似重要,可實際上也不會影響到張須陀自身的利益。李言慶若出任滎陽司馬,等同於直屬於張須陀麾下。如此一來,對張須陀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他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