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將軍百戰碎鐵衣 第八三章 公子威武(第2/3頁)

遼東戰事雖則進展緩慢,但勝利已在眼前。楊廣乍聞楊玄感造反的消息,猶自不太相信。隨即他下令撤兵,還師洛陽。可在撤退時,又被乙支文德率部追擊,損失格外慘重。不過比之第一次的慘敗,此次征伐遼東,並未傷及隋軍根本。在抵達高陽後,楊廣下令,宇文述、來護兒為前鋒,迅速回兵中原。與此同時,長安留守代王楊脩也接到了留守於洛陽的越王楊侗求援,命刑部尚書衛文升火速從長安出兵,東出函谷關,試圖救援洛陽。

而此時,言慶已在鞏縣,駐守五日。

這五天對於鞏縣而言,無疑是血與火交織的五天。

兩千鄉勇,有接近一半陣亡,重傷者,多達數百人。若非在開戰之前,言慶就發動了征召令,五天下來,足以讓鞏縣失守。好在鞏縣的青壯並不少,源源不斷的向城上提供著兵員。

這也使得鞏縣城頭,始終保持著一千五百人的兵力,死死守住城門。

叛軍方面的損失同樣巨大,五天下來,傷亡多達三千余人,已接近十分之一。楊積善真不想再打下去了,這麽一個小小的縣城就損失如此眾多的兵馬,顯然已超出了他可以接受的範圍。

然則戰事一開啟,又豈能容他罷手?

五天下來,鞏縣依舊被言慶牢牢掌控在手裏。

可楊積善,卻有些顧此失彼。首先,蘇烈所帶領的騎軍,日夜騷擾大營,並不斷襲擊糧道。

而滎陽方面,管城縣令,滎陽郡司馬房玄齡,業已穩住陣腳,不斷襲擾滎陽縣。

同時,以縣尉徐世績為首的管城守軍,兵分兩路。徐世績和謝科各領二百騎軍,卡住了鞏縣至滎陽的糧道。原本有一個蘇烈,已經讓楊積善頭疼不已。現在又多出兩個家夥,似乎比蘇烈,更難對付。

徐世績是從小學習兵法,謀略過人。

謝科則隨言慶征戰過高句麗,對遊擊戰的戰法,可謂爐火純青。

楊積善也好,鄭善願也罷,派出大隊人馬圍剿,這些人立刻就轉入群山之中;若派小股兵馬,他們會毫不客氣的進行攻擊。頭幾天還好,到第四天,第五天,三股騎軍似乎產生了默契,開始不間斷的進行襲擾。那可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有一次徐世績甚至打到了虎牢關下,把鎮守虎牢關的來淵,好一陣調戲,然後三支騎軍出擊,大敗來淵之後,揚長而去。

此時,洛陽留守楊積善派出五千人,試圖在氓南攔截楊玄挺。

卻連戰連敗,退回洛陽。楊玄挺在越過氓南之後,懇請楊積善,火速與他在洛陽匯合一處。

而楊積善,卻是騎虎難下。

好在鞏縣之戰的第七天,楊玄感大軍,終於抵達滎陽……

和楊積善完全不同,楊玄感的性子,剛烈至極,做起事來,也是雷厲風行,絲毫沒有拖泥帶水。

本來,楊玄感抵達滎陽後,房玄齡就意識到事態的惡化。

於是立刻回收兵力,準備死守管城。只是沒想到,楊玄感抵達滎陽後的第二天,就率部出擊。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強攻管城縣。和鞏縣不同,管城縣的防禦遠沒有達到那麽強的地步。房玄齡只堅守了兩天,管城告破。房玄齡在竇孝武和崔至仁長子崔善福的護衛下,連夜殺出重圍。崔至仁拼死掩護,最終縱火焚燒崔氏族房,自刎於家中,管城再也無法對滎陽形成牽制。

攻占了管城之後,楊玄感下令,不得擾民。

對於被俘虜的崔氏族人和鄭氏族人,也表示出極大的善意。

願意跟隨他的人,他熱烈歡迎。不願意跟隨者,也不會強求。甚至還派人重修了崔氏租屋,並且將崔至仁厚葬。

其高妙的手段,以及超強的個人魅力,使得許多人為之欽佩。

鄭善果長子鄭儼,不過鄭善果阻撓,加入叛軍行列。對此,楊玄感喜出望外,封鄭儼為錄事參軍。

管城告破後,楊玄感提兵還師。

在回轉滎陽縣的第二天,督導大軍逼近鞏縣。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在鞏縣城下和楊積善匯合。楊玄感剛過四十歲,因其相貌頗似楊素,故而甚得楊素喜愛。他身高八尺開外,體形健碩,虎背熊腰。面如粉玉,頜下生就一部美髯。

臥蠶眉,丹鳳眼,器宇軒昂。

在仔細聽取了楊積善的匯報之後,楊玄感不禁頓足捶胸,“此非積善之過,實乃我之疏忽。”

“大兄,玄挺已兵臨洛陽,如今駐紮金谷園。

這小小鞏縣,拖住我七日光景。若不能迅速解決,只怕玄挺那邊,會有麻煩。此弟之無能,請大兄責罰。”

楊玄感連連搖頭,“積善切莫如此,李無敵絕非浪得虛名。其人能縱橫高句麗,使數十萬狼虎束手無策。連乙支文德那等人物,也奈何不得他,更況乎賢弟?年初時,我本想招攬此子。他連我禮金都收下,只因為其祖父重病,故而不得離開。也是我心胸不夠,以為李言慶是一貪好財貨之徒,不堪大用。後來就再未與其聯絡,才致使賢弟有如此狀況。非汝之罪,此乃我之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