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將軍百戰碎鐵衣 第一章 雨霖鈴(第2/3頁)

她將了鄭言慶的軍,鄭言慶反將她一軍。

“既然姑姑有此雅興,那小子就為姑姑起鼓助興。”

他說的鼓,是一種出自於外夷的樂器,據說來源於羯族,故而名為羯鼓。這種鼓,兩面蒙皮,腰部纖細。發出的音,主要是以古時十二律中陽律第二律一度音。急促,激烈,響亮,可以在戰場上為戰鼓,也可以賞景時,用於演奏。

鄭言慶說罷,讓人取來一面羯鼓,拿起兩支槌仗,在手中滴溜溜一轉,蓬的落在鼓面之上。

時值明月清風,鼓聲淩空回蕩,久久不息。

刹那間,營地裏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聽說過鄭言慶的才名,但是卻無人親眼親耳見過。如今言慶當眾獻藝,讓眾人不由得為之好奇。他們想要看一看,這位傳說中的才子,大名鼎鼎的半緣君,又能有何佳作?

“拿酒來!”

自哈士奇被殺,到長孫晟過世。

幾個月來,言慶的心情,一直處於極端壓抑的狀態。

裴淑英挑起了他心中的那份感懷,令他生出了想要縱聲而歌的沖動。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邇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蛾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詩仙太白的《蜀道難》,無疑最為應景。

這《蜀道難》,屬於樂府舊體,此前有許多人做過此類詩篇。然後相比之下,李太白的蜀道難,無疑是眾多舊體中,最為雄起壯麗的一首。羯鼓聲陣陣,清麗之中,更蘊含著雄渾之意。言慶的聲音,略顯稚嫩,然而配合鼓聲之後,卻把那份稚嫩掩去,轉而以剛烈之氣。

鼓聲戛然而止。

裴淑英邁步走到營地之中,隨著那鼓點跳動。

裙帶飄飄,宛若這蜀山之中的仙子。口中回應那最後一句,“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眾人齊聲應和,在山中回蕩。

言慶猛灌了一口烈酒,臉色通紅。酒意上湧,槌仗急促敲擊鼓面,使得那鼓聲在應和中,令人熱血沸騰。鼓聲陡然舒緩,裴淑英的舞步,也隨之緩慢,從劇烈,而轉換為輕柔之姿。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以手撫膺坐長嘆……”

裴翠雲的目光淒迷,伴隨著言慶的歌聲,姑姑的舞姿,她恍若看到了蜀山之艱險和雄立。

朵朵屏住了呼吸,無垢目光狂熱。

至於裴行儼等人,更被那歌聲舞姿所吸引,下意識的伴隨著言慶的歌聲,扼腕而嘆息。

隋唐時期,從未有什麽高深的教育。

然則那歌舞詩篇,似乎已沁入每一個人的骨頭裏面。他們能理解到那詩歌中的壯麗,猶如後世的人,都能哼唱兩句流行歌曲。不過,隋唐人的詩歌,又雄起豪邁,即便靡靡,亦不失雄壯。

言慶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已近十二載。

靈魂依舊是原先的靈魂,然則骨子裏,卻以浸透了隋唐的風流。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平衍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和聲低沉,在山間回蕩。

羯鼓之音陡而急促,鼓聲越來越響,越來越亮,越來越短促,越來越激昂……

裴淑英的舞姿,也隨之越來越快。她似已感受到了,言慶這首《蜀道難》,將入高潮。她也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身體,雙臂彎曲合攏,旋轉越來越快。那種感覺,就好像少女時快活的歌舞,重又回來。

“劍閣崢嶸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側身西望長咨嗟!”

當鼓聲停息,裴淑英匍匐地上。

營地中,再一次鴉雀無聲……

許久,裴行儼大吼一聲:“好!”

鼓好?詩好?亦或者是裴淑英的舞姿好?

也許,都好吧……

營地之中,歡聲如雷。

所有人都興奮的大喊大叫。鄭言慶走到裴淑英身邊,把裴淑英攙扶起來,伸出手,擦拭去她額頭晶瑩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