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補天裂 第三章 國殤 (四 下)

“啊嚏!”“啊嚏!”剛剛入秋,天氣還沒來得及轉冷,大唐監國太子李亨,卻不斷地打噴嚏。每一個噴嚏下來,都是涕泗交流,頭暈目眩。

這日子過得太艱難了,也不怪他的身體承受不住。前陣子從長安一溜煙跑到靈武,在路上連號稱能日行八百裏的寶馬良駒都跑死了十幾匹。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了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氣還沒等喘勻,卻又聽聞朔方軍為了著急入衛長安,不幸被史思明父子從背後追殺,大敗虧輸的消息。

登時間,李亨嚇得魂飛天外,恨不得擺起車駕,繼續向西北跑。虧得房琯、杜鴻漸、魏少遊、崔漪、李涵、裴冕等一幹勛臣宿將力諫,才勉強答應暫留數日,繼續觀望動向。

正所謂人有旦夕禍福,就李亨等人惶恐不可終日的當口,仿佛晴天打了霹靂般,一個好消息將所有人驚得目瞪口呆。安西軍采訪使,大宛都督王洵王明允,帶著所部萬把疲憊之師,竟然於永樂原大敗孫孝哲,陣斬敵軍將士七千余人,俘獲戰馬、鎧甲、輜重不計其數。孫孝哲狼狽退走,從奉天城一路跑回了長安。安西軍乘勝追擊,差點兒連長安都給奪回來。

緊跟著,原本不以武事見長的陳倉縣令薛景仙也一鳴驚人,借著京畿道附近人心惶惶的當口,將先前入侵到扶風千余叛軍一股腦全殲,砍下來的人頭裝了整整三大車。而孫孝哲忌憚王洵抄他的老窩,居然連屁都沒敢放一個,硬捏著鼻子認下了這場侮辱。

這下,整個靈武可就震動了。百官們都說,是大唐天命不絕,所以屢有賢臣良將出世。至於這個屢字麽?就有發揮空間了。薛景仙大人原本就是太子的嫡系,當然算是一個。從大宛萬裏回援的王洵王明允雖然態度模糊,但跟李亨這邊也沒什麽舊怨,勉強也算是一個。剩下的,房琯、杜鴻漸、魏少遊、崔漪、李涵、裴冕,能在危難關頭對太子不離不棄,都堪稱肱骨賢臣,在正東方堵住了井陘關,讓史思明不得繼續向西的郭子儀、李光弼,當然也要被包括在內。

這樣算下來,已經日薄西山的大唐帝國,前途上便又透出了幾分光明。特別是靈武這邊,原來就有數千邊軍精銳留守,如今又匯集了太子殿下嫡系的東宮六率一萬五千余人,河西行軍司馬裴冕所帶的五千余人,關內道鹽池判官李涵、李苾兄弟所拉來的鹽丁三千多人,再加上各地倉促拉起來的民壯、鄉兵,林林總總,已經近三萬之數,也算得上兵強馬壯了。

想想王明允只帶了萬余遠道而來的疲憊之師迎擊孫孝哲的一萬五千大軍,就能將後者打得落荒而逃。原本一直壓在李亨等人頭上的戰爭陰雲,就顯得不那麽恐懼了。憑著手中的充足兵力,即便沒本事也給叛軍當頭一棒,至少憑借山河之險,暫且守住靈武附近這一畝三分地兒不會成為太大問題。

既然安全不再成為問題,人的野心就迅速增長起來。太子李亨原來聽從魚朝恩的建議,在馬嵬驛發動兵變之後,剪除了父親的大部分羽翼,卻沒有直接繼承皇位,目的其實有兩個。第一,讓老皇帝去蜀中對付楊氏一族的余孽,借刀殺人。第二,讓老皇帝繼續吸引叛軍的注意力,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喘息時間。如今由於楊氏一族的徹底崩潰和戰事突然出現轉機,當初的兩個目的都已經失去了意義,再遮遮掩掩不肯向前一步,就顯得太虛偽了。

沒必要的虛偽,李亨向來不願意幹。其身邊魚朝恩等人,也不希望他繼續客氣下去。於是乎,君臣幾個商量了一下,便在靈武唱了一折子勸進的好戲。那裴冕雖然不是優伶,但唱念做打幾項基本功俱臻化境。尋了一群河東、關內道的古稀宿老,聯名上表。請求監國太子李亨,為大唐江山計,為天下蒼生計,早正大位。

李亨當然要把孝子的戲碼做足,掩面不肯受,裴冕帶著宿老們痛哭固請,李亨再辭。如是者五次,“迫不得已”,太子李亨才向西南方磕了幾個頭,遙拜父親李隆基為太上皇,然後穿上龍袍,正式即位,改元至德。

既然正式即位了,新朝自然要有些新氣象來裝點。恰恰天降祥瑞,有大星夜起於西北,墜於東南,照得半壁山河亮如白晝。於是乎,新皇帝李亨帶領群臣,在靈武郊外祭天,感謝上蒼垂憐,使得李唐國祚綿延不絕。隨後大封功臣,根據往日之功,封裴冕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琯為招討西京、防禦蒲潼兩關兵馬元帥,王思禮為兵部尚書。其他各部主事官員,皆由杜鴻漸、魏少遊、崔漪、李涵等從龍之臣充任。為了表示公允,對目前依舊替大唐奮戰的各地將領、官員,皆各升一到數級不等。如張巡、郭子儀、李光弼等,或為節度使,或為大將軍,一個都沒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