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凈沙 第五章 異域 (六 下)

接下來數日,王洵便在麥爾祖德的輔佐下,按部就班地釋放俘虜,恢復城市秩序。一眾諸侯本來就沒有白養著俘虜的道理,見來自天朝的使節大人主動將西市開放出來,供大夥發賣俘虜換錢,更是歡呼雀躍。都覺得使節大人太體貼,太善解人意了,一點兒也不像傳說中中原人那麽古板。

至於王洵事先擔心的拿了錢不放人,和哄擡“人價”的現象。事實證明,基本上屬於自尋煩惱。即便是在大食人強行壓制下,這幾年來,藥刹水眾諸侯之間,也經常發生爭鬥。每次戰勝一方,必然會抓到很多俘虜。按照傳統,這些俘虜有資格贖回自己,或者被其國主、及親戚朋友贖回。故而,如何估計俘虜的身家,既能從其身上敲出令自己滿意的錢財,又不至於逼得他寧可舍掉一條命也不願意傾家蕩產,在藥刹水沿岸諸國內,早已經成了一項很專業的技術活。諸侯麾下都有專門的人伢子負責,眼光和口才都獨到得很,根本無需沙千裏、黃萬山等外行在旁邊指手畫腳。

故而“人市”一開起來,便欣欣向榮。贖人的,放賣的,還有被戰爭逼得活不下去,寧願自己賣自己到富豪人家為奴的,把市場裏擠得滿滿當當。一些被諸侯麾下武士在城破時搶劫到手,又派不上什麽具體用場的貴重物品,也被陸續擺在了地攤上,如同垃圾一樣的價錢任人淘弄。先前跟著使團共同進退的大唐商販們,此刻大發紅利,一個個都賺得盆滿缽圓。至於倒賣這些帶血的財物會不會做噩夢,就不是眾人們所關心的事情了。

受到王洵的支持,程老掌櫃悄悄地糾集了幾個同行,以尋找幫手為名,在“人市”上收購那些會說唐言且看上去出不起贖身費用的俘虜。這類俘虜通常也是遠道而來,在柘折城紮下根的“座商”,城破時家產被亂兵洗劫一空,周圍又沒有任何親戚,因此被人伢子估得價錢極低,隨便丟下一吊銅板去,就可以牽走兩三個。從今往後,是做牛做馬,還是清燉紅燒,悉聽主人尊便。

這些商販出身的俘虜,被贖出後,順理成章地便成了程老掌櫃的夥計。第二天,便拿了沉甸甸的銅錢和光鮮水滑的絲綢,去“人市”上求購更多會說唐言的同族。由於下雪和道路艱難的關系,一來二去,具有大唐血統的俘虜,便成了最容易脫手的“貨物”。諸侯們麾下的人伢子們發現了有便宜可占,便將主人手中的一些具備唐人血統的奴隸,也冒充做俘虜,以稍高的價格送進了西市。而程記、王記、黃記和朱記等大唐商號好像下定了決心要在兩河一帶開分號,對“人貨”需求量極大,竟然不問老幼,見到會說唐言的就照價付錢。沒幾天功夫,身上具有唐人血統的俘虜們就成了西市上的暢銷“貨物”,並且價錢還節節攀升。

利益面前,理智往往都不堪一擊。很快,便有人伢子賣光了主人麾下的唐人血統奴隸,又打起軍中具有唐人血統軍奴的主意。而住在內城和柘折城周邊的富人們,也發現了這個賺錢機會,或積極主動,或者稀裏糊塗,將家族中前幾年購買的唐人奴仆,送進了西市脫手。程老掌櫃依舊是照單吃下,來者不拒,偶爾討價還價一番,也是在商言商,讓賣主折扣打得心服口服。

也有人多事兒,悄悄地詢問程老掌櫃,買這麽多同族奴隸幹什麽。老人家輕輕一捋頦下胡須,笑呵呵地回應道:“呵呵,首先麽,我老人家心腸軟,看不得自己的同族吃苦,所以花點兒小錢贖回他們,也算積德行善。其次麽,這些奴隸既清楚本地的風土人情,又能說一口流利的唐言,只要稍加調教,便能成為商號的好幫手。今後要在本地發展,肯定有用得到他們的地方。第三麽,即便他們什麽都不能幹,我也不過是損失幾袋子麥子的事情。待明年開了春兒,絲綢古道暢通。把他們運回大唐去,自然能找到他們的親朋好友,連本帶利把贖身錢賺回來!”

第一個所謂積德行善的理由,在眾人聽起來,簡直如同放狗屁。逐利是商販的天性,三倍利益就可以冒殺頭的危險,才沒人會相信一個在絲綢古道上冒了半輩子險的老家夥會在乎什麽道德。但其後兩條理由,卻是無懈可擊。人伢子們起初不給唐人俘虜標高價,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親朋好友距離遠,不可能千裏迢迢過來替他們贖身。而對於明年春天肯定要帶著貨物東返的程記、王記、朱記諸多商號,則不過是順手又做了一筆買賣,並且還平白得了一大批不要錢的苦力。

發現了對方的真實意圖,人伢子們出手唐人奴隸時,更加肆無忌憚。只是在價錢方面,又悄悄地上浮了一些。眾大唐商販繼續照單全收,讓人市上從來沒有相關積壓。數日後,便有個看似大戶人家管事者模樣的家夥,私下裏找到程老掌櫃,跟他商量大宗“人貨”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