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大陣(第2/4頁)

眾人點頭,雙方打的算盤差不多,都是精兵主力放在中陣,不過攻與守思路不同罷了。

而此戰主要也是消滅流賊的老營,歷來證明,雜兵打得再多也無用,還是要消滅他們的老營兵。

他們看過側翼的防守陣地,然後轉到擋兒嶺的東面,這邊卻是面對清軍的防線陣地,以該處而言,東南端核心是回龍觀,這邊可能會同時遭到韃子與流賊的進攻,堪稱重地。

不過這邊防守條件也頗為有利,以玄福宮為中心,周邊有明初時牧馬軍卒居住形成的村落,對善於防守的靖邊軍來說,不論流賊韃子,想要攻克這邊的防線,難於登天。

而在中部與沙河邊,其實都有村莊,特別中部這個稱朱辛莊的村莊,南面有一處山嶺,山不高,海拔只有十幾米,但頗廣,縱橫約有二裏左右,且頂上非常的平緩,很適合安放火箭火炮。

根據夜不收的情報,入關清軍一樣攜帶了火炮,卻是從山海關等地拉來的四輪磨盤重炮,約有四五十門左右。

估計到時他們一樣會在三四外擺陣,正好遭受與流賊一樣的悲劇。

他們登上朱辛莊山嶺,看遠處一股股清軍哨騎奔騰,從以前偷偷摸摸到現在毫不掩飾,王鬥千裏鏡看著,想起昨天多爾袞還讓哨騎射來書信,說此次入關,是為爾君父報仇,表示願意合作,一同消滅流賊。

談起此事,王鬥笑道:“多爾袞認為我跟李自成一樣傻。”

眾將都是哈哈大笑,他們那不屑的笑聲遠遠傳揚開去,回蕩在這一片土地的上空。

……

“能不能騙過流賊無所謂,反正王鬥肯定要打流賊,他們也不可能聯合,我大清是最占優的一方。”

沙河兩岸滿是密密營帳,各色清軍旗號飛舞,在一個鎏金大帳之中,多爾袞看著案上地圖,對身旁清國君臣說道。

他身旁滿滿的滿,蒙,漢,朝,日各旗大臣,大學士範文程,寧完我,又有外藩蒙古各臣,新近歸附的吳三桂,唐通,範志完,黎玉田,劉良佐等人。

聽著多爾袞說話,吳三桂面無表情,他身旁的方光琛更是神情木然,他都不知道,為什麽局勢會變成這個樣子。

但顯然的,多爾袞不會在乎他們的心情,此時他興致勃勃道:“範學士方略已顯成效,流賊雖有防範之心,卻也沒有大的動靜。他與王鬥大戰不可避免,我師盡可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範文程忙跪下道:“這都是陛下廟算之功,微臣不敢居功。”

多爾袞哈哈大笑,親切的讓範文程起來,他繼續指著地圖道:“很明顯,流賊與王鬥都不會再拖下去,明日他們就會大戰。所以我大清方略布置,就是要死死牽制王鬥,讓他與流賊拼個兩敗俱傷,同時伺機摘得瓜果。”

他說道:“是以,明日的布置,便是以靖遠大將軍,鄭親王濟爾哈朗率滿洲鑲藍旗監戰,領漢八旗、日八旗、鮮八旗各一半旗丁,固山額真劉良佐,共約六萬兵力,攜帶十門重炮,眾多盾車,直逼昌平,威脅靖邊軍的後路。”

哨騎回報,靖邊軍在昌平東側兩個山頭的防線,加上數十裏的矮墻壕溝,又是一個巨鹿與長嶺山,前車之鑒,多爾袞傻了才會讓滿蒙旗丁去攻打。

不過讓漢日鮮各旗,加上新投靠的劉良佐攻打卻可以,濟爾哈朗的滿洲精銳,監戰便可。

劉良佐在旁呆著,聽了多爾袞的安排暗暗叫苦,他優柔寡斷又貪生怕死,投靠清國就是為了保存實力,沒想到很快就要去啃硬骨頭,他心中叫苦不叠,卻也不敢抗聲。

“而對著靖邊軍的戰場,朕分為左右中三部,右翼,靠近沙河這邊,以多羅饒余郡王,奉命大將軍阿巴泰監戰,領平西王吳三桂,定西王唐通部,共約三萬多兵力,直逼威脅,靜待中軍號令。”

瞥了吳三桂一眼,多爾袞又斷然安排,讓明日吳三桂、唐通都有活幹,更要他們搞個投名狀。

吳三桂仍然面無表情,唐通則是臉色大變,想說什麽又不敢。

多爾袞道:“左翼,也就是對著流賊的右翼,以豫親王,平南大將軍多鐸監戰,領余下的漢八旗、日八旗、鮮八旗一半旗丁威脅逼迫,同樣靜待中軍號令。”

最後多爾袞道:“余下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科爾沁部,外藩蒙古各部約十萬鐵騎,由朕親率,居於中軍,伺機而動,並要準備大量的馬匹,介時用於沖破靖邊軍的軍陣!”

“馬匹沖陣?”

多鐸驚叫道:“靖邊軍銃炮犀利,若驅趕馬群沖陣,會死很多的馬。”

多爾袞厲聲道:“不滅王鬥,我大清國甚至有亡國滅種之危,區區馬匹,又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