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驚遇(第2/3頁)

只不過多爾袞很注意不要侵犯士紳,特別不危害他們的性命——如果他們不反抗的話。所以相比以往的燒殺搶掠,玉石俱焚,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已經有士紳歌頌大清國的仁德了。

不過就算如此,海量的糧草供應仍然困擾著多爾袞,連包衣在內,他二十五萬大軍,哦,現在不止了。

每天的糧食消耗都在五六千石,這量實在太大,所以征上糧後,多爾袞最優先是供應他的滿八旗,然後是蒙八旗,然後外藩蒙古人,然後漢八旗,然後朝鮮日本八旗,然後新投降的明順軍。

每天圍繞著糧食的紛爭不知多少,便如新投降明順軍隊,便希望自己的待遇跟漢八旗一樣,甚至他們之間相互搶糧。

最後才是包衣們,這些人仍然飽一頓饑一頓的苦日子。

當然,大戰若勝,他們倒可以去搜刮普通的大明百姓們。

他們在營中幹著後勤等雜事,到達順義後,更是趕著砍伐樹木,收集木板,搭建浮橋,制作盾車,整天沒個休息。

多爾袞到沙河邊上,他策馬河邊不遠一個山坡看去,河岸邊已是如蟻般的人流,特別一些水淺處,密密的包衣站在河水中,在那些旗丁的咆哮下,正拼命的搭建著浮橋。

沙河到此處後,水面並不窄,已經超過了一百步,同時多爾袞認為,介時大軍要快速過河,至少十道浮橋必不可少,所以這周邊的樹木皆被砍伐一空,很多村鎮的木板木料也被搜刮前來。

看著下面繁忙的景象,多爾袞點點頭,到明天浮橋應該可以搭好。

他再看向遠處,隱隱有銃聲傳來,河的兩邊,似乎都有不少馬隊在追逐奔跑。

“靖邊軍發現我們了。”

身旁的噶布什賢噶喇昂邦吳拜擔憂地說道。

多爾袞抽出千裏鏡往那邊看了良久,但離得太遠,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他說道:“這是肯定的事,王鬥非等閑之輩,我大軍到了順義,他肯定會派人過來哨騎。”

他心下佩服,靖邊軍果然是天下有名強軍,如此遠的距離都來哨探,若放在別的明軍,可能自己都兵臨城下了,他們才猛然醒覺。

不過他自信地說道:“不過我師遮蔽得力,王鬥一時半會難以摸清虛實,他雖會戒備,但攻打流賊的計劃不會改變,我大清必可坐收漁人之利。”

多爾袞得到情報,靖邊軍在昌平東側大建防線,應該是防護後路之舉,怕流賊包反抄了他的後路。現自己到了順義,王鬥雖會疑神疑鬼,但自己派了太多的精騎遮蔽戰場,他們的夜不收不能靠近。

所以多爾袞認為王鬥現在應該還不知道自己的虛實,不知現順義人馬是否是自己主力,他除了加強戒備外,仍然會按原計劃攻打流賊。

而且多爾袞認為王鬥打著大義名號出關,他現在的主要敵人是流賊,就算知道自己主力到了順義,也會裝聾作啞,希望盡快打敗流賊再說,這就是自己的機會。

多爾袞承認王鬥很強,然也沒強到兩線作戰的地步,所以就算他發現自己,也是對著自己防守,然後集中兵力對付流賊,自己就可趁機牽制王鬥兵力,坐看他們打個你死我活。

這中間布置大陣,特別集中數萬騎兵,作為快速機動主力,介時就可以從容收獲成果。

一切都準備好,盡在掌握之中,除了一點。

他轉頭向西南的極遠處看去,喃喃道:“不知流賊可否察覺我大清國的兵馬?”

……

一隊順軍馬隊沿著東流的清河邊奔馳,他們頭戴紅纓氈帽,身穿黑色號衣,上面有著鬥大的“順”字,卻是綿侯袁宗第麾下前營兵馬。他們個個舉止精幹,馬術精湛,長刀勁弓,馬步皆有,卻是他營中非常精銳的老營兵。

他們奉命哨探,流賊越多的兵馬聚於清河店一片,然對於擋兒嶺後面的情形卻一無所知,李自成派出大股馬隊前往嶺中哨探,然都被靖邊軍的馬隊堅決擋了回來。

這隊人馬也嘗試前往,然靖邊軍夜不收的馬銃太可怕了,遠遠的五六十步一銃打來,己方不死也要去半條命,自己的馬弓根本毫無用武之地。要用步弓?靖邊軍的馬隊已經跑得遠遠的。

所以他們另辟蹊徑,看能不能繞過擋兒嶺,繞個大圈圈,從側翼往靖邊軍的後面看看。

他們策馬奔馳著,滾滾煙塵中一色的好馬,一色的精湛馬術,作為老營,他們常年生活在馬上,在馬上奔馳,在馬上作戰,這馬術的嫻熟,可能很多塞外蒙古人都比不過他們。

一切都沒有問題,除了他們的盔甲。

李自成的軍隊算是一只輕甲,或是無甲兵,就算老營兵,很多人只裝備棉甲了事,還是罩甲樣式,內中沒有鑲嵌甲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