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火箭營(第2/3頁)

他們防線也主要有三個支撐點,神嶺山、湯山,還有神嶺山背後約五裏的白浮山。

內神嶺山、湯山是第一道防線,胸墻蜿蜒從北來,從它們山腳下經過,又蜿蜒南下到沙河邊。然後神嶺山、湯山上都安置有大量火炮火箭,居高臨下的打擊來攻的韃子兵。

他們有地利之優,炮兵前方又有胸墻軍士掩護,沒有任何危險,可以從容打炮。

神嶺山、湯山相距不遠,可以相互呼應同時,還可以形成猛烈的交叉火力。

第二道防線是幾裏後的白浮山,矮墻壕溝與第一道防線無異,這方主要是預備兵力,還有萬一之用。靖邊軍作戰,方方面面都考慮得非常周全,任何時候都考慮到可能最壞的結果。

密密的軍民百姓修建著工事,他們用鐵鍬鋤頭拼命挖土,雖然工程浩大,但輜重營數學人才多,規劃合理,又人多力量大,到今日的四月十八日,代號為“神嶺山防線”的立體防禦工事已經基本完成。

不過龐大的人群還是繼續勞作著,將各處壕溝挖得更寬更深,反正韃子沒到,閑著也是閑著,就把工事構建得更好吧。

……

輜重營主將孫三傑策馬巡視防線,身後跟著營將田文亮,馬貴,張文儉,張人綱、王明尊等人,此時幾頭健牛拉著沉重的火炮從他身旁經過,慢騰騰的上了湯山。

除了炮手,各火炮身旁還有眾多的軍士喊著號子一起推拉,將五門沉重的紅夷重炮一一拉上山頂。

這些火炮都非常沉重,因為都是打十斤以上炮子的重炮,好在這湯山平緩,海拔也不高,又有眾多人幫忙,幾門紅夷重炮還是一一拉上了去,余下的普通紅夷炮則容易多了。

孫三傑高興的在旁看著,額上那粗獷的大瘤都因此紅通通的。

因為關乎後路,所以王鬥與參謀部各人都對神嶺山防線頗為重視,在這裏安排了紅夷重炮十門,普通的紅夷大炮也有二十門,又有重型臼炮二十門,虎蹲炮一百門,中小佛郎機炮五十門。

現靖邊軍內共有紅夷大炮四百三十門,內紅夷重炮八十門,打十斤及以上炮子,射程最大是五裏,不過要提高命中率,最好還是在三四裏左右開打。

余下普通紅夷大炮三百五十門,多打三、五斤的炮子,射程二三裏,最好也是在一裏半與二裏開打。

然後有重型臼炮一百門,大將軍佛郎機炮一百門,中小佛郎機炮五百門。這內中重型臼炮打二十斤的炮子,最大射程也是五裏,也最好在三四裏開打。

大將軍佛郎機炮最大射程一裏,中小炮一二百步。

安排這麽多火炮在神嶺山防線,足見靖邊軍對此的重視。

而這些火炮,紅夷炮與臼炮都分別安置在湯山與神嶺山上,居高臨下的打擊敵人。

還有火箭……

一些有蓬馬車駛來,然後隨車的火箭手從中抱出帶有雙腳架,半圓形的火箭發射槽,這些半圓滑槽雖然以硬木所制,長有三尺,尾部還有厚實包鐵擋板,但其實不重,不過三四十斤,一人抱著扛著就可以走。

同時又有許多搬運手從隨後的有蓬馬車中抱出一枚枚火箭,扛著就上了山。

這些火箭則長約三尺多,身子細長,頭部尖尖,比發射槽略小些,尾部有三只傾斜的穩定螺旋板,使之發射後可以旋轉著前進,精度頗高,與後世的導彈、迫擊炮彈頗為相似。

當然,後世的導彈,迫擊炮彈尾部皆有尾翼,卻是穩定飛行姿態之用,基本不會旋轉。

靖邊軍火箭思路來源於霍爾火箭,尾部裝有傾斜的螺旋板,原理類似出膛高速旋轉的子彈。大明神火飛鴉原理倒類似導彈,迫擊炮彈,只是因為竹木太輕,而且又只有雙翼,所以發射後很難穩定。

孫三傑貪婪的看著這些火箭,靖邊軍各將對火箭的關注度都非常高,得知參謀部將在神嶺山防線設置火箭,孫三傑非常高興,遺憾的是這邊只設置輕火箭,而且兩山上只安排十門共一總的火箭兵力。

趙瑄的火炮營成了箭炮營,除了十個營的火炮兵力,還有十個營的火箭營,內重火箭營四個營,輕火箭營六個營。

他們的編制待遇比火炮營更高,輕火箭營,以十門為一總,五門為一隊,內每門火箭安排四人,以一人為火箭長,享受甲長待遇,又二人搬運手,一人點火手。

每一總都設觀測官一人,觀測員兩人,皆裝備有炮鏡,還都享受把總,副把總待遇。

他們一營有一百門火箭,分為兩部,算軍官,輜重護衛等人在內,一營有六百人。

然後輕火箭營有六個營,共六百門火箭,三千六百員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