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盡出(第3/4頁)

眾人仔細看著地圖,又結合劉澤清的說法,王鬥前鋒已經占了昌平,應該也會派人占了塞外往京師必經的朝宗橋與安濟橋。再接下來是唐家嶺,王鬥的前鋒軍可能也會派人占據駐守。

他們看著地圖,在眾將還沒有理清思路時,胡天德已經斷然道:“大王,我師第一步,當速速占領昆明湖與甕山泊,以供我數十萬大軍飲水之用。”

他說道:“不比城內處處是水井,從德勝門北上,三十裏內沒有河流,唯有在清河店有一條淺細狹窄的清河水源。不過一樣水少,末將曾去看過,寬只有三十步,水量太少,遠不足我大軍五六十萬人飲用。”

他說道:“所以這二湖必占,我師動作還要快,否則被王鬥軍占了,我五六十萬大軍出城野戰,往哪裏挑水吃喝去?”

眾人都是一驚,確實這二湖非常重要,若被靖邊軍占領,野戰大軍的用水都只能從幾十裏外的京城內挑用,這將多少繁苦?就算附近村莊可能會有一些水井水池,然要滿足五六十萬大軍之用,卻是捉襟見肘。

李自成又贊賞的看了胡天德一眼,這時李過沉吟道:“所以我大軍出動,必占昆明湖與甕山泊,這條線的東升嶺,清河店也一樣要占了……又往前十裏是唐家嶺,看起來很有地利,也應該占了。”

胡天德心下一驚,這時一個有若指甲刮過鐵板的難聽聲音,卻是武陽伯金有牛。

他說道:“亳侯果然高明,一眼就相中這唐家嶺地勢。只是俺大牛擔心,最好的水源地被我大軍占了,靖邊軍又沒有地利,會不會就此不進,甚至退回昌平去?”

他滿臉擔憂:“真的那樣,我大軍要不要跟去?”

他滿是橫肉的臉上浮起擔憂之色,看起來頗為怪異。

李過一怔,望向他的目光有些不喜,劉芳亮道:“還是不要太貪心了,我師已經有昆明湖與甕山泊,這條線的東升嶺雖比唐家嶺矮一些,但附近就是水源,取水便利。清河店這邊又有廣濟橋,順著官道一直通來京城。末將覺得,就在此布陣紮營,讓靖邊軍占唐家嶺,然後兩軍匯集,就在這兩嶺間的十裏地會戰。”

他自然是支持自己麾下大將金有牛,而他的方略布置也讓李自成點頭,武陽伯金有牛的擔憂也是他的擔憂。果真如此,靖邊軍退到沙河邊去,甚至退到昌平去,他大軍要不要跟進?

果然跟進,他的糧草補進,水源補進,都被拉得遠了。

若劉芳亮說的,在這兩嶺間的十裏地會戰是最好的。

殿中各人也各抒己見,基本也贊同劉芳亮的方略,特別幾個重量級人物,如劉宗敏,袁宗第、劉希堯等人。他們認為劉芳亮的方略很穩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想有水,又想山高,那是不實際的。

李巖靜靜聽著各將發言,聽他們興奮的言說打敗王鬥後,去宣府鎮大撈一把,不由心下嘆息,都占據京師了,還若流寇一樣到處打糧,這豈是新朝氣象?

這間中他提議是否靜待數日,先弄清靖邊軍虛實,或是多派兵馬鎮守京城,特別老營兵留守一半。但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如胡天德言“兵分則弱”,金有牛言靖邊軍不可小看,猛虎撲兔,亦用全力。

還有許多營伍的伯爵,子爵言此為大順國運之戰,豈能不傾巢而出,用盡全力?

李自成對李巖也有些不喜,此次出戰,他就是要打消各將,特別老營各將耽樂安逸之心。老營兵留守一半,不但前方戰力削弱,各制將軍恐怕還會爭先恐後的留守,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又有文官們的意見方略,這當中宋企郊、張璘然等人自然沒有他們說話的份。顧君恩獻計打陜西後,早被邊緣化。李自成最重用的謀士,也就是牛金星與宋獻策。

然這二人不是神棍就是破落失意文人,憤世嫉俗有一套,要說什麽見識沒有,更缺乏統攬全局的眼光。否則以李自成對他們的重視,歷史上他的戰略也不會短視成那樣。

所以宋獻策說了一大堆奇門術語就過去了,牛金星倒獻計說是否派個使者,施三寸不爛之舌讓王鬥投降?

雖然李自成認為此舉渺茫,王鬥早早就拒絕了他的招攬,現他有太子在手,應該被封公了,自己能封他什麽?難道給他封王?他李自成自己不過是順王。

要降王鬥早降了,不過也可以試試就是。

最後方略定了,李自成看向磁侯劉芳亮,正色說道:“劉兄弟,王鬥兵已經占了昌平,很快就會南下。若剛才說的,你立時挑選左營的馬隊精兵,速速趕往三十裏外的清河店,東升嶺等地布防。特別要先占了昆明湖與甕山泊,決不能讓靖邊軍占了二湖。特別不能讓他們南下,你死也要守住清河店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