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號稱(第2/4頁)

不管未來怎麽樣,至少打下的糧米可以供他部下吃喝很長一段時間就是。

正在李自成盤算的時候,正好劉澤清兵敗的消息傳來,李自成大驚失色,急急召集麾下各官將議事。

……

義侯李巖策馬在棋盤街上而過,往日這邊百貨雲集,繁華無比,但此時街上死氣沉沉的,渾然沒了往日的喧囂之聲。偶爾看到幾個百姓,目光望來,皆是刻骨的仇恨。

李巖心中不知什麽滋味,當日他投靠李自成,為他編設種種歌謠,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果,卻沒想到是這種結果。

他想起進京初自己上的四道疏諫,言說四事:

一是闖王退居公廠,待清理六宮後由百官迎進大內。二是追贓宜分三等,不可一刀切。三是各營兵馬不得借居民宅,宜退出城外守寨,聽候調遣出征。四是宜早登極,安撫好各降官。

結果闖王止批三個字:“知道了。”

事後證明他上的四條意見條條皆切中要害之處,惜闖王不用之。

事情發展到這步,已經完全脫離他的初衷了,看著周遭的一切,他心中感慨:“我主馬上天子也。”

他策馬進入大明門,若闖王登極,該改為大順門,只是闖王遲遲未能登位,這大明門仍然還是大明門。

他進入皇城,往宮城承天門而去,這時不斷有各將奔來,他們歡呼怪叫,直把皇宮當成馬場。

進入承天門後,李巖見到蘄侯楊少凡,此人原本平靜恬和,深藏不露,然進京之後,也得意忘形起來。

李闖在山東建國時,大封各將,大體權將軍、制將軍封侯,果毅將軍以下封伯、子、男不等。當時封侯之人就有九人,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亳侯李過、蘄侯楊少凡、綿侯袁宗第、磁侯劉芳亮、義侯李巖、淮侯劉希堯、嶽侯高一功。

又有太平伯胡天德,文水伯劉澤清,桃園伯劉良佐等人,侯伯子男近二百。

楊少凡的銃營屢立大功,所以他的兵馬雖不如別的制將軍多,一樣封為侯爵。

李巖運籌帷幄,勞苦功高,他還是五營的副權將軍,所以封為義侯。當然,各營有各營的制將軍把持,他上頭又有權將軍劉宗敏,實際上他的權力很小。

李巖沖楊少凡打了招呼,楊少凡微微點頭,神情高傲冷淡。

李巖暗嘆,進京後各人都變了,別看楊少凡現在一副矜持冷淡的樣子,但若對上權勢滔天的汝侯劉宗敏,那定然會換上另一副完全不同的表情。

又有大將胡天德過來,爽朗的沖李巖、楊少凡等人打招呼,他愛好交遊,從不吝嗇金銀財帛,因此與各官各將的關系都很好。

他打仗勇猛,麾下巡山營又極為犀利,因此李闖在山東建國後,他被封為太平伯,麾下部將孔三、八條人等,也分別被封為寧陵子,臨朐男不等。

李巖見那胡天德部下孔三對自己微笑拱手,他連忙還禮,不過總覺得太平伯這個得力部下,總給人一種深沉難測的味道。

他們策馬進入端門、午門,本來至少在到達承天門後,各將就不能騎馬。紫禁城作為宮禁重地,除非年老的,德高望重的大臣,經皇帝特準後,方可在紫禁城內騎馬,作為一種恩遇榮典。

或是更老者,騎馬不便者,可恩準令乘肩輿,由二人舁行入直。

然此時李闖占據京師,各將大搖大擺的在宮城內策馬行走,顯然可看出李闖在眾將心中的威望不足。

他們到達建極殿,仍然狂奔而來者不絕,甚至很多人一直奔到大殿外的台階下,方才大搖大擺下馬。

李巖看得只是搖頭,心中感慨嘆息,至少他與胡天德等人到了午門後,皆都下馬步行,保持著對大順天王的敬意,這些官將太不象話了。

眾人進入建極殿,皇極殿燒毀後一直都在這邊議事,進行各種儀式。進入寬闊的大殿,就見裏面黑壓壓聚滿人,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宋企郊、張璘然等,這些是文臣。

然後是劉宗敏、李過、袁宗第、劉希堯、劉芳亮、高一功、田見秀、劉汝魁、劉國昌、劉忠、王良智、陳藎等武將。

他們吵吵嚷嚷,喧沸一片,而且每人都有位子,沿著龍椅兩邊蔓延,望之若山寨的聚義大廳,只差背後擺個關公像。

李自成高居寶座上,仍然身穿藍布箭衣,頭戴紅纓氈帽,他看著下面吵吵嚷嚷的群臣,眼中閃著無奈的神情。

李巖看著龍座上的李自成,不知為何腦中閃過“望之不似人君”幾字。

他看太監總管王德化乖巧的站在龍椅旁,一聲不出,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看王德化看了下方一眼,眼中隱有輕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