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忠與順(第2/4頁)

此時卻是十八日戌時,晚上七點到九點,聞聽外城陷,賊自東直門角樓緣城而上,大城遂陷。

與外城一樣,內城很快也四下火起,聞東直門開,防守朝陽門的成國公朱純臣,防守正陽門的兵部尚書張縉彥也打開二門迎降。大太監王相堯率內兵千人守宣武門,一樣打開城門跪降。

給事中光時亨與監察禦史王章巡城,此時正巡視到宣武門,看王相堯打開城門,光時亨神情不變,整整衣冠跪迎。王章嘆了口氣,一頭撞死在了城門邊上。

正陽門上,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看著流賊列隊而進,兵部尚書張縉彥跪伏在地上一動不動,他默然無語,慢慢抽出腰間的佩劍。他的兒子,進士孟章明淚流滿面,但只是靜靜拜伏在地。

待父親猛然自刎後,他背著父屍回到府中,對妻子王氏道:“吾不忍大人獨死,吾往從大人。”

他的妻子道:“爾死,吾亦死。”

孟章明以頭蹌地道:“謝夫人,然夫人須先死。”

他遣其家人盡出,止留一婢在側,等妻子自縊後,他取筆作詩,又復大書壁上:“有侮吾夫婦屍者,吾必為厲鬼殺之。”

他取一扉置在妻子屍體下,加上緋服,又取一扉置在妻子左側,囑吩婢女道:“吾死亦置扉上。”

遂身著緋服自縊死。

……

流賊不斷進入內城,各處人聲鼎沸,大學士兼工部尚書範景文聽著外面動靜,嘆道:“身為大臣,不能從疆場少樹功伐,雖死奚益!”此時他已不食三日,聲不能續,他讓家人扶著,向著紫禁城方向三跪九叩,又賦詩二首,遂自縊死,其妾亦自經。

戶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倪元璐,聽著外面賊騎呼喝民間速獻騾馬的聲音,嘆道:“國家至此,臣死有余責。”他整理衣冠拜闕,北謝天子,南謝母恩。又囑咐家人道:“若即欲殮,必大行殮,方收吾屍。”乃縊死,事後家人滿門殉節,十有三人。

左副都禦史施邦曜聞流賊進,大聲慟哭,題詞於幾上:“愧無半策匡時難,但有微軀報主恩。”遂自縊。

大理寺卿淩義渠盡焚其生平所著述及評騭諸書,服緋正笏望闕拜,復南向拜訖,遺書上其父,道:“盡忠即所以盡孝,能死庶不辱父。”以首觸柱,流血破面而死。

當晚,錦衣衛都指揮使王國興自縊死。

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守崇文門,城陷,作絕命詞:“死矣!即為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自縊死。

錦衣衛千戶高文采守宣武門,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盡。

新樂侯劉文炳,聞賊破內城,嘆道:“身為戚臣,義不受辱,不可不與國同難。”與弟左都督劉文耀擇一大井,子孫男女及其妹十六人,盡投其中。祖母瀛國太夫人,帝之外祖母,年九十余,亦投井死。

駙馬都督鞏永固,聞賊破內城,殺其愛馬,焚其弓刀鎧仗,大書於壁上道:“世受國恩,身不可辱。”時樂安公主先薨,命外舉火焚賜第,火燃,與子女五人俱投火死。

流賊攻城急時,兵部員外郎金鉉跪在母親章氏前道:“兒世受國恩,職任車駕。城破,義在必死。得一僻地,可以藏母,幸速去。”母親道:“爾受國恩,我獨不受國恩耶?事急,廡下井是吾死所。”

金鉉慟哭,辭母前往視事,至禦河橋時,聞內城陷,金鉉望寓再拜,即投入禦河中。其母章氏亦投井死,鉉妾王氏亦隨死。其弟諸生金錝大哭道:“母死我必從死。然母未歸土,未敢死也。”取棺殮其母,復投井而死。

左中允劉理順,杞縣狀元郎,流賊入內城,題筆於壁上道:“成仁取義,孔、孟所傳。文信踐之,吾何不然。”遂酌酒自盡,其妻萬氏、妾李氏及子孝廉並婢仆十八人,闔門縊死。

時謂臣死君,妻死夫,子死父,仆死主,一家殉難者,以劉狀元為最。

……

十八日京師內外城破,當即大臣殉死者有東閣大學士範景文、兵部侍郎王家彥、刑部侍郎孟兆祥、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施邦曜、大理寺卿淩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征等數十人,為心中的大義殉節。

十九日這天仍然微雨不絕,俄夾微雪,京師內外煙焰障天,辰時,有流賊馬隊進入紫禁城,直入乾清宮。此時宮中大亂,很多宮人剛逃出,就遇到流賊,慌忙又逃入。

宮人魏氏大呼道:“賊入大內,我輩必遭所汙,有志者早為計。”遂躍入禦河死,頃間從死者積一二百人。

午刻,李自成氈笠縹衣,乘烏駁馬,擁精騎數百,由德勝門入,大太監王德化早率內員三百人於德勝門跪迎,李自成令其照常管司禮監,各監局印官,迎亦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