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無知(第2/3頁)

面對強勁清軍,他們有種上天下地都無路的感覺,滅亡的陰影籠罩他們心頭。

作為原流寇軍隊,他們還是清軍最重點的打擊對象,就算投降,往往也逃脫不了被清算的命運。比如田見秀、張鼐、吳汝義等人,都是投降後被多爾袞下令斬殺,連他們的部下都被殺得個幹凈。

所以改變實為必然,以孫可望為首,他們徹底改變張獻忠在時不分青紅皂白的濫殺政策,逮捕仍然頑固堅持舊策的皇後與宰相汪兆齡。並主動聯明抗清,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散發出璀璨的光芒,屬於他們的時代到來。

鄭成功也一樣。

但現在並不是屬於他們的時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背景作為,滿洲鐵騎在明末算是強勁,但若遇到明初的徐達,常遇春等軍隊,自然就不堪一擊。

時勢造英雄,但英雄的誕生需要附合時代。

王鬥當然也注意到孫可望在壽州的種田經營,對此他抱著贊賞的態度,到時他也會很高興地去接收他的財產。

……

潛伏在山東、徐州等處的情報部員還探知了清國聯絡闖軍之事,依他們收集的情報來看,李闖等人對此極不重視。

似乎多爾袞派出的使者見到了闖營中一位果毅將軍級別的人物,然後那果毅將軍將此事告知了李闖,但李闖不以為意,連多爾袞的使者都不想見。他麾下大小官將,文人大員,也沒有一個人對此重視。

這本質是一種無知。

從歷史上李自成占領北京後各方布置所為來看,他根本對滿清之事毫無概念,甚至認為這是前朝之事,跟他大順國毫無關系。

似乎順國各方都認為清國與明朝交鋒,那都是明朝的事,大順國從沒有與清兵打過仗,所以彼此無怨無仇,可以相安無事。明朝滅了,雙方恩怨也了結了,兩國可以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處於各種無知的想法與考慮,順國對山海關的布防,對吳三桂部的處置,都讓人瞠目結舌。

而清國展現他們的獠牙時,結果他們不堪一擊,還被清國視為他們最大敵人,基本不接受他們的投降。李自成辛辛苦苦打下江山,結果為他人做嫁衣,嫁衣王的名號不是白來的。

在認知上有先天性缺陷,這也是幾千年歷史中,流寇很難成事的原因。

就如一個暴發戶,中了彩票很快變得更窮。

……

又拿起這封情報,王鬥看了良久,歷史上李闖占了西安後,多爾袞立即派使者往陜北同大順軍聯絡,但同樣沒有下文。不過滿清利用明朝覆亡之機分羹之心不死,想必多爾袞等人定然不會放棄。

王鬥拿著情報思索良久,這時外面有侍衛低低的聲音:“大將軍,紀夫人有請。”

王鬥說道:“知道了。”

去年臘月下他的妻小家人都到了歸化城來,或許是知道了鐘素素等人的事,她們其行急急,到了大將軍府後,妻妾幾人輪流上來,讓王鬥分身乏術。當然面上,她們未說任何事,母親鐘氏,一樣沒說什麽。

對鐘氏來說,她對這個兒子滿意得不得了,早在王鬥升任總旗時,她就大大自豪,有種心滿意足的感覺。未想到兒子官越來越大,現在更是征虜大將軍,永寧侯爺,超品的存在,這實在是光宗耀祖。

她自己也是太侯夫人,又子孫滿堂,讓她盡享天倫之樂,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所以兒子現在做任何事,她都願意無條件相信他,支持他。

對鐘素素這個女孩鐘氏也是滿意的,早在鎮城時,鐘素素就勤跑府邸,早晚請安,頗得老人家歡心,她“跑得勤”外號就是那時落下的。現在她跟了兒子了,讓鐘氏頗為欣喜。

而且買一送一,她還帶了一個李雲蘿過來。

當年在辛莊時,李家對王家來說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現往日顯赫的人家也讓兒子予取予求,每每想起都有如在夢中的感覺。

一切都讓鐘氏滿意,她唯一的遺憾,就是丈夫死得早,不能看到王家現在的光鮮。

鐘氏以前很注意維護謝秀娘的地位,但現在謝秀娘是侯夫人,有朝廷的誥命在身,又有嫡子王爭,地位穩如泰山,已經不需要她維護。

對謝秀娘來說,現今的一切也讓她滿意,她沒什麽渴求的了,只願帶好孩子,侍候好丈夫,孝敬好婆婆,永永遠遠這樣過下去。她也展現賢惠禮讓的一面,讓王鬥多陪紀姐姐她們。

不過王鬥原則不會變,每陪紀君嬌兩晚,都會陪她三晚,這個制度已經通行好多年了,行之有效,王鬥也不會因此改變。只在白天時候,多突擊陪陪紀君嬌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