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聯絡(第2/3頁)

他算起來同流賊作戰經驗豐富,本身也算積功甚多,但一個個名將重臣覆滅在前,劉良佐也不能說是名將,他能不能守住徐州,誰也沒有把握。

而且徐州若下,就有可能威脅到漕運。

漕運素為大明軍國重計,凡京城所需南貨,全賴江南漕船帶運,而江南所需北貨,亦賴漕船帶回。每年通過運河北上的漕船最多達一萬一千艘,運送漕糧四百余萬石,天下大命,實系於此。

而大明的漕運,一般是農歷的十一月以後和第二年三月份以前,漕船要先到淮安,然後由漕運總督親自盤查,發給簽條,由清江浦附近四道閘入淮入黃。

每年的三四月份,也是漕船銜尾北去之時,一直到六月初的淮安通濟閘築壩攔黃方止。這是為了避免伏水暴發,黃水倒灌,使得裏河淤墊,挑浚不便,所以六月後,淮安的漕船一般不走。

而運河到山東南旺、臨清一帶,毎年十月十五日也要築壩,用來作河道的大挑、小挑,一直到次年的二月初一日開壩。遇有貢鮮船只到此,都要另為設法前進,其余官民船更只能全部暫停通行,等候開壩放行。

所以大明官員北上奔任時,一般很少坐船,大多數都是走驛道。

此時雖未到漕糧運送時間,但很多漕船已經雲集淮安,就等著來年三四月北上。

雖萬歷三十二年李化龍開泇河,避去二百多裏徐州二洪之險,漕船不再經過徐、呂二洪北上運糧,而是從邳州走。

但徐州城離運河不遠,占了徐州城,就等於占了運河,斷了漕糧。

就算流賊最後未攻下徐州,但大部雲集,四處搶掠,漕船只能在淮安停泊不前,一樣會延誤漕運。

崇禎帝不敢想象來年沒了南方運來的四百萬石糧米,京師會成什麽樣子。

他斷然道:“徐州必救,聞鳳陽總督馬士英麾下孫可望、李定國勁兵甚多,有馬騾一萬,步卒五萬,可令之救援。廬州總兵黃得功也稱悍勇,令之並救。以馬士英總督,盧九德監軍。還有山東的劉澤清,兵部曉諭其一起南下。”

陳新甲躊躇道:“惟恐又是流賊的圍點打援之術。”

崇禎帝厲聲道:“難道朕就眼睜睜看著徐州失陷嗎?”

陳新甲噤若寒蟬,周延儒也是看著自己鞋面不語。

崇禎帝想了想,擔心流賊萬一置徐州於不顧,東向直取山東京師,他重重的道:“兵部需曉諭晉、豫、保、東四撫,讓他們各整兵馬,親駐河幹,協力堵禦,不許一賊窺渡,否則嚴治。”

“又,令巡撫淮揚、總督漕運路振飛守好二河,不可使流賊順黃河、運河而下,直取淮安!”

本年七月時,史可法升任為南京兵部尚書,朝廷便擢路振飛為右僉都禦使,漕運總督,駐守淮安。

崇禎帝召對他時,路振飛面陳事宜,當時崇禎帝就覺得他是一位實心任事的大員,果然路振飛一到淮安,就剿滅了為禍當地的土賊程繼孔、王道善、張方造,守好淮安應該沒問題。

陳新甲、周延儒去後,崇禎帝無力地坐在位子上,他不明白,為何自己苦心孤詣,大明卻每況愈下。

……

三天後,也就是十二月初五日這天,多爾袞仔細看著一份蠻子城傳來的情報,上面記錄著孫傳庭兵敗,開封被淹,李自成東進等消息。

這“蠻子城”是在努爾哈赤時期就不惜重金豢養的諜工場所,專門偵察大明情報,散播謠言,安排奸細。後金滿清在這方面非常舍得花錢,僅在當年被抓的諜工王懋芳頭上,明廷就查抄寄頓的各鋪銀二千五百三十兩。

不過後金滿清培訓諜工,建立間諜網絡,收獲也是非常大的,遼東各城池的失陷,中計而死的明將張盤、朱國昌,甚至總兵馬世龍等,都是他們所獲的成果之一。

時人王在晉就有言:“今長安之為劉保者不知幾何,緝奸之人即為奸細。”

說得讓人毛骨悚然。

通過布放諜工,後金滿清對大明境內動靜虛實了如指掌,當然,除了宣府鎮與都護府外,安排的諜工那是去一個死一個。而且死得慘不忍睹,不是剝皮,就是腰斬,還有淩遲。

情報部部長溫達興的威名,威震蠻子城。

十一月初時,滿清已從日本國撤兵,鄭芝龍與歐洲各國組成聯合艦隊雖然犀利,但在陸上卻奈何不了滿清軍隊。日本的城下町城體,讓清軍遍地都可擄獲,想斷了他們的糧草援助卻是不可能,雙方就此僵持。

而且日本國也爆發了鼠疫,幕府更不願意打下去,雙方開始和議。

最後清國方面同意釋放一部分擄獲的長崎百姓,還願意與鄭氏及各國展開貿易,這也算一個很大的市場,足以彌補在長崎的損失,因此那些貪婪的歐洲人就罷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