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準備(第3/4頁)

而在安北都護府內,到八月初時,從各省移入安北的人口已經超過五十萬,因瘟疫的緣故,渴望進入安北的民眾更多。富足、太平、安定、安全,就是各方對安北的印象。

別的不說,一場鼠疫下來,連山西的百姓都死了多少萬,而安北的百姓才死多少?報紙上喊得驚天動地,從永寧侯,大都護王鬥起無不關注,結果最後的統計,死亡人數還未超過一千人。

這樣的地方誰不向往?

所以截至目前為止,移民進入安北的人數已經超過八十萬,很多還是頗有資產的人家,這也是歸化城快速繁華的原因之一。

這樣統計下來,歸在王鬥名下的人口就達到二百萬眾,以四五口一戶的話,約麽有四五十萬戶。

保守的以一戶一丁來算,王鬥麾下的青壯差不多就有四十萬人到五十萬人。

因為有互助社的幫忙,加之大量馬耕,可以抽出作戰的男丁更多,以都護府的動員效率,可以達到三丁抽一的比例。

也就是說,到時可以動員出十萬到十五萬的屯丁參戰,還不會很明顯的影響到農事與商貿。

事實上民政部統計,安北與宣府的青壯更多,因為能逃難的,大多是身強力壯的男子,比如象老胡那樣的男子。保守估計,王鬥轄下青壯不會少於六十萬。

這也是都護府拼命收羅婦孺的原因,轄地有男多女少的趨勢,陰陽不調,此為大忌。

聽了溫方亮的匯報,堂中各人都是眉歡眼笑,多年過去了,原來己方的勢力已經膨脹到這個地步了!

高史銀猛然站起,他高聲道:“無需動員那麽多人,有五萬屯軍足矣,加之靖邊軍正兵,十萬眾,足以橫掃天下!”

堂中各人紛紛稱是,他們對靖邊軍戰力充滿信心,流賊便有百萬眾,又何足道哉?

韓朝猛然道:“不,屯軍需按十萬到十五萬人的規模來動員。”

他提醒道:“不要忘了遼東的奴賊,聽聞他們已從倭國撤兵,到時流賊北上,他們亦可能揮軍入關,趁火打劫。”

他說道:“介時我靖邊軍極有可能同時對戰流賊胡虜,面對高達百萬人的敵寇!”

眾人一驚,猛的看向墻上掛著地圖的遼東方向,這個可能性極大,不可不防。

王鬥贊許的看了韓朝一眼,說道:“不錯,確有這個可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管到時東奴入不入關,我們該做的準備一定不能少。寧多勿少,正兵加屯丁,就按二十萬人的規模來動員。”

……

王鬥確定下來後,後續細節將由軍政部、民政部、參謀部等各方部門來完善,這將是龐大而復雜的工作,畢竟出兵一萬人與十萬人,十萬人又與二十萬人那是截然不同。

軍士外出作戰,當然要消耗糧食,人吃馬嚼,路上損耗,都將是驚人的數字。

保守估計,此時每個軍士每天消耗糧食大約在一公斤左右,也就差不多是此時的一升。事實上此時的人食量極大,就是一餐吃兩斤米的都大有人在。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說人日食兩升,萬歷援朝中也有人日食三升的說法。

一百升為一石,二十萬人,一天消耗的糧食就在兩千石,這當中如果有馬匹更不得了。

此時馬匹的食量與人相比,差不多是十比一,後世約可縮小到五比一。也就是說,人吃一升,馬要吃十升,當然,馬匹吃的是草料參雜糧食,以幹草、豆料等為主。

這內中糧草有所比例,一般來說,由於草料本身提供的能量不是很高,因此馬的進食量必須很大。如果想讓馬匹快速作戰,就需要提供精料,以糧食豆料為主,再加上合適的鹽份補充馬匹的體力。

靖邊軍現在馬匹標準是一半糧食,一半草豆,也就是說,幹草暫時不算,一匹馬吃的米麥是人的五倍。

二十萬大軍,除了騎兵羽騎兵的戰馬,還有拉車的騾馬,估計到時有七萬匹馬,一天消耗的糧食就在三千五百石。

這樣合起來,二十萬人馬,一天消耗的糧食就在五千五百石,一個月消耗的糧米就在十六萬五千石。

此時後勤運輸損耗還不小,如果有十萬人的規模,大軍距後勤供應地有十天距離的話,那後勤的總消耗量,幾乎就快趕上作戰部隊的消耗量。這還是十天的距離,如果路程拖得更長,那後勤的消耗量更大。

也就是說,二十萬人馬一天消耗的糧食量不僅僅是五千五百石,放在此時國家,那當然不得了。

這也是這個時代非常講究就食於敵的緣故,《孫子兵法》就說:“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