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羅刹(第2/2頁)

哥薩克也一樣,他們人數不多,歸附他們的各類部落並不少。

放下情報,王鬥陷入沉思,對這些哥薩克他內心還是有些佩服的,不管他們初衷是什麽,為後世子孫留下廣袤又富含資源的龐大土地卻是事實。

只是想想這些人,以不到千人就征服了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付出少,收獲大,令人想著不爽罷了。

本質上這是一種遺憾與嫉妒心理,王鬥並不否認這一點,然現在他來了,有他王鬥在此,那些哥薩克還有以後那些好事嗎?跟他搶地盤,就注定了他們悲劇的結局。

不否認哥薩克很強悍,也擁有近代軍人一些素質,然他們並不能與靖邊軍相比,而且人數少,離本土遠,是他們的致命缺陷。

對哥薩克在各地建立的城堡,王鬥抱著喜聞樂見的心態,正好他日後一個個城堡打過去,省時省力,這些哥薩克很會挑選地方,他們建立的城堡,都是未來的要害城市,也省了他日後費心選擇城市地址。

他盤算如何武裝布裏亞特人與漠北各部,讓他們與哥薩克人相鬥,然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布裏亞特人與哥薩克戰鬥力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這當中武器裝備占很大的原因,他們骨制的箭頭,少量粗糙的鐵器,對裝備精良的哥薩克造不成什麽威脅。

類似布裏亞特這類部落在西伯利亞比比皆是,這也是哥薩克要征服某地時,往往僅派出十幾個人,幾十個人就征服一大塊土地,當出動人數超過百人時,已經算大規模戰爭了。

不過當布裏亞特等人擁有精鐵盔甲與武器時,就算戰鬥力不如,也可以對那些哥薩克形成很大威脅。

二者如何沖突,王鬥也有了定計,關鍵就在皮毛二字。

俄國殖民者在征服西伯利亞過程中,所獲得的毛皮價值是驚人的,僅進入十七世紀那一年,國庫就收到二十萬張黑貂皮、一萬張黑狐皮、五十萬張松鼠皮,以及許多海狸皮與貂皮。

十七世紀初的西伯利亞毛皮收入,每年僅占沙俄國庫的百分之七,然到十七世紀中葉時,西伯利亞毛皮收入每年已占國庫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一旦自己開始大規模收購,並輔以適當的價格,不但布裏亞特人,漠北各部都會爭先恐後去做這個生意,一方以合適價格收購,一方以暴力掠奪,沖突肯定不可避免。

王鬥微微一笑,就讓那些蒙古人與俄羅斯人拼個你死我活吧。

賴滿成在情報中還以濃重的筆墨描繪哥薩克的外貌,王鬥倒不以為意,人種不同罷了。

倒是那句“有聞其人金發碧眼,狀如鬼魅”讓他有些感慨,古時金發碧眼在國人眼裏是醜陋的象征,就是舊時黑頭發的羅馬人,也將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視為蠻族的象征,到後世卻顛倒過來了。

這也是文明強弱的鮮明對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

都護府蓬勃發展,一切都上了軌道,讓王鬥心情很好。

大將軍高興,部下也跟著高興,特別鐘素素每天都是喜笑顏開的。

自王鬥到歸化城後,各主官、各大將也以她跟在王鬥身邊時間為多,其實現在都護府正是發展的時候,各部官將各司其職,個個都非常繁忙,就是有心想跟在王鬥身後也沒有時間。

只有鐘素素總能抽出時間來,或許跟她是女性的關系有關。

現在鐘素素是參謀部副部長,又是五大將軍中的虎賁將軍,轄地又在漠南中鎮,算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她也總是跟進跟出,每天總有事情在王鬥面前匯報,更是滿口的王氏語言。

看她這個樣子,各部同僚相識苦笑,他們就是想學這個鐘顯才,臉皮也厚不到那個地步啊。

好在跟隨王鬥多年,他們也知道大將軍最注重的是做事情,倒也沒別的想法。

不過私下裏繼宣府鎮那個“跑得勤”外號後,鐘素素又新增一個“跟得緊”外號。

漠南建設持續火熱,七月中,新聞司策劃了一系列的宣傳事宜。

這天鐘素素興沖沖的走進她的議事大堂,手上拿著一疊秘書廳轉來的文件,看著下屬們高聲道:“好,有文件來了,讓我們繼續深入學習大將軍的指示精神,開展轟轟烈烈的建設大高潮……”

看她手上那一疊厚厚的文件,下屬們不約而同個個暗中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