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南門(第3/4頁)

李自成身邊的李過哈哈大笑道:“踏地龍,看來你很快就可以進入老營了。”

老胡臉上笑開了花,他說道:“全靠制將軍的栽培。”

封賞完將士後,李自成站了出來,他張了張嘴,神情有些復雜,最終他開口說道:“我昌義府決議,從潼關退兵,轉進河南,圍打開封!”

周邊闖將士卒愣了愣,隨後鋪天蓋地的歡呼聲響起,早就想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眾人一片歡呼中,顧君恩臉色蒼白,神情失落,牛金星臉帶微笑,眼中隱現得意。

宣布完後,李自成等人都忍不住向潼關方向看去,就是這個地方阻擋他們進入陜西的腳步。

故鄉啊故鄉,你只在夢裏。

……

“流賊退兵了?”

四月下到五月中的這場大戰,整個大明都在關注,王鬥同樣不例外,他得到消息也最快,當捷報傳到歸化城時,他大大松了口氣,笑道:“總算這次投資沒有白費,看來孫傳庭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喜悅的同時又有些遺憾,因時間、距離、糧草供應,還有私下出兵可能的朝廷猜忌問題,他一直只在關注這場戰事。

不過剿滅流賊最大因素是不患賊聚只患賊散,若李自成長久圍打潼關,不免會讓他起了心思,是不是賭一把。然李自成很快就走了,王鬥也就作罷,或許闖賊此時命不該絕吧。

看王鬥高興,部下也皆盡喜笑顏開,鐘素素笑道:“只要孫督能拖到明年,我都護府就進退自如了。”

王鬥點頭,情報上言,李自成拋下十萬饑民,然後引兵退向開封府,大軍團團圍住開封城,又玩圍點打援那一套。參謀部意見是希望孫傳庭能在陜西盡量整飭軍備,增加實力,就算要出關,也要步步為營,盡量經營洛陽等處,解決糧道問題。

只是這場大勝後孫傳庭呼聲越高,皇帝更不會坐視開封城陷落,大明又無可用之兵,除了調孫傳庭出關,又來何處解圍兵馬?

而且孫傳庭這人性格鋒利偏執,還有點剛愎自用,也不是很有耐性的人,開封危急下,一怕他頂不住朝廷壓力,二怕被勝利戰果沖昏頭腦,自信心膨脹下冒冒然出關,釀成大禍。

不過眼下這情形,孫傳庭應該可以拖住李自成一段時間。

不久前王鬥還得到消息,前太傅、兵部尚書孫承宗逝世,壽終正寢,朝廷追贈太師,謚文正。

得到消息時,王鬥有些感慨,孫承宗這個結果比歷史上那個結局要好得多,想起往日與孫承宗的交往經歷,他決定讓外務部派人前往高陽吊唁,同時再祭拜一下在巨鹿戰死的將士。

……

潼關大捷消息飛傳各處,當捷報傳到京師時,京師沸騰,崇禎帝更是大喜過望,他哈哈笑道:“孫傳庭不負朕望,果然可堪大用。”

孫傳庭在陜西“胡作非為”,彈劾其人奏疏有如山積,一直是皇帝頂住壓力,留中不發,此時捷報傳來,崇禎皇帝深感自己識人之明,興奮之下,立時下令傳旨嘉獎,並獻捷太廟。

當然,那些被流賊荼害的饑民需陜西地方自己想辦法安置。

大捷之下,百官一樣賀表如雲,此時沒人再談孫傳庭不是,不過卻有人談起闖賊又圍開封,力主孫部盡早出關,解除開封之圍,特別以陜西籍的官員為多。

崇禎帝也有些心動,不過他也知道陜地新軍初練,不可輕動,應當慎重行事。

兵部尚書陳新甲也力主孫傳庭不可輕動,他陳述利害,指明孫傳庭在陜西不動的話,流賊北上南下都有後顧之憂,若孫部脫離潼關,孤軍深入,一旦不測,後果不堪設想。

他指責那些叫囂孫部出兵的陜西籍官員是以鄰為壑,多個朝臣贊同陳新甲的看法。

嚴重分歧下,崇禎皇帝更是遲疑,他雖說有孫部出關後一鼓殲滅流賊的幻想,也知道目前流賊勢大難敵,應該多給時間讓孫傳庭練兵儲餉,加強實力。

同時有人彈劾督師侯恂到開封後一事無成,畏敵避戰,致使流賊又圍開封。

想起督師侯恂,崇禎皇帝也有些恨恨:“無能之輩!”

崇禎帝之所以啟用侯恂,一是因為侯恂是河南歸德府人,對河南情況比較了解,二是因為侯恂對左良玉有恩,可以籠絡當時兵多勢重的左良玉部。

現在左良玉身死,平賊鎮灰飛煙滅,侯恂到開封後,也只上了一個方略奏疏,主張陜西、保定、山東、鳳陽、湖廣、淮徐各督撫固守本境,斷賊奔逸之路,他自己坐鎮開封,相機行事,最好讓流賊餓死在河南。

奏疏說得好,然本質是楊嗣昌“十面張網”的翻版,流賊也不會象侯恂想的那樣,一廂情願蹲在河南挨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