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洪流(第2/3頁)

李自成對這個豪強寨子也無可奈何,難道大軍全部留在這,就為了打一個土寨?好在臨灃寨派來商談之人,願意供應二百石糧草勞軍,闖營有了台階,就順水推舟而下,郁悶的離開這個寨子。

此後的進軍打糧,對闖營來說不是一個好的回憶,郟縣西去,一般都是狹長的河谷地,除了一些歸屬闖營勢力,一般縣城州城,盡成斷垣殘壁,已沒有居民存在。

有了就近山林嶺崗選擇,平川的殘余百姓盡逃亡一空,平野上空無一人,村鎮盡成廢土,連寨子都極少極少,而河谷兩側的山地各處,有建寨的,都是當地的豪強土霸,士紳大族。

他們寨子依據地勢,易守難攻,又內部團結,財力充足,如臨灃寨一樣,個個不好惹,更不好打。

除了攻一些小寨子,闖營基本上對大寨無可奈何,最多威脅他們供應一些糧草便罷。

這些豪強冷漠地看著闖營在外經過,他們無所謂寨墻上豎的是闖旗還是朝廷的大旗,對他們來說,不論哪方勢力來了,都立於不敗之地,他們也不會許可哪一方勢力,進入他們的寨內。

他們也是穩坐釣魚台,亂世過後,盛世來臨,新的朝代降臨,一切從頭開始,要治理地方,哪個官府又離得開他們?他們又是掌控一方的大族。

闖營一路掃蕩而去,小寨弱寨紛紛遭殃,余下真正的豪強大族屹立。那些弱小者,那些無自保百姓遭遇看在眼裏,反讓他們寨中更為團結,全寨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不是隨便說說。

……

四月下,李自成大軍終於離潼關不遠,逼到了陜縣門前,與河南府各地一樣,此縣村落皆空,到處止存廢址,蓬蒿連綿。

不過讓李闖大軍喜出望外的是,縣城居然有人居住,卻是李自成大軍南下湖廣後,新任知縣李貞招民耕種,耕近城之田以為糊口。

李自成立時下令攻城,陜縣半為甌脫,居民不滿五千,青壯更少,就算陜縣地形西、北、南都不利攻打,然闖軍密密匝匝布於東城前,一個沖鋒,一鼓就攻上城頭,打開城門。

巡山營也布在前陣,然還沒輪到老胡,就聽前方歡聲震天,隱隱還有城內驚恐欲絕的叫聲,然後見潮水般的驍騎從東門洶湧而入,城內更是一片哭聲連天,顯然老營兵在內中大開殺戒。

從郟縣來,一路打糧就不順利,闖營各人已經憋了一肚子火,看來此次之戰,闖營上層有意放縱這些軍士,還含著就要逼到潼關,有殺雞儆猴的意思。

雖李巖等文人加入後,闖營開始嚴明軍紀,然也有攻城時迎降者不殺,守一日殺十之三,二日殺十之七,三日屠之的說法,便是軍中幕僚文人,也不覺得這樣的規定有什麽不對。

城內一片的哭聲中,還有一片的歡叫:“抓到知縣老兒了。”

老胡探頭看去,就見城門口湧出數十個老營兵,他們七手八腳的扯著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而來。

那男子頭上的官帽已經不見了,身上官服也是七零八落,他雙手被牢牢綁著,一路由各人拖扯過來,兀自不屈,一路罵聲不絕。

隨後老胡看到後方那杆大旗動了,隨之一色驍勇的騎士,一層又一層,旗手個個舉著白纓黑緞旗,那是標營的標志。然後還有一杆特別的大旗,旗纓似乎用馬鬃所制,旗杆旗尖,似乎用白銀所制,銀光閃閃,極為值錢,這是老胡的想法。

然後他第一次看到李闖,一個很象色目人的中年人,一臉的絡腮胡子,頭上戴著白色紅纓氈帽,身穿藍色舊箭服,外面罩著披風,他騎在一匹烏龍駒上,毛多而卷,行止間,腰間寶劍與描金箭囊時而露出。

李闖身旁,還有許多同樣策馬的將領,老胡只認出一個田見秀,一個李過,別的就不認識了,軍略決策輪不到外營,老營也從來不會招他們議事,只塘馬通知下來便罷。

同樣策馬的還有許多文人,老胡更是一個都不認識,他只雙目看著李自成,心想:“各營人馬將李闖王吹上天,現在看來,也沒有三頭六臂嘛。”

他的身旁,孔三則比較注意觀察那方各人,默記在心。

然後標營人馬從巡山營旁經過,在前方不遠停下,那知縣李貞已經被押解到李闖面前,他滿身滿臉的血,一見李自成的面,就對他大罵,人影綽綽,老胡這邊看不真切,不過還是極力探頭。

這時刻間,那知縣似乎已經罵了很多句,但老胡只聽清楚一句:“……賊子,驅百姓死守者,知縣耳,妄殺何為?”

李自成說了句什麽,那知縣極為剛烈,只是厲聲大罵,然後見李自成大怒,下令將那知縣官服脫去,倒懸在旁邊一棵樹上。那知縣被吊在樹上,仍然大罵不止,他淒厲高呼:“高皇帝有靈,我必訴上帝以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