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打糧(第2/3頁)

故土難離,河南很多地方又是平原,想尋找深山老林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一些當地百姓,或某些流民懷著僥幸的心情,自發聚集,立了一些堡寨,在亂世中飄搖生存,時興時滅。

葉縣算大縣,雖縣城不在,境內殘余的百姓,一些遊蕩來的流民,還是依著昆水,湛水,立了數十個大小寨子,當中一些豪強大寨想打下不是短期內可以辦到的,但余者的……

特別哨馬得知,將要攻打的那個叫柳林莊的寨子,內中只數百人在結寨耕種,為首的,是一個姓楊的當地裏長,聚集了附近幾個村的零散村民,還有一些流民在內。

此寨青壯不多,寨子不大,應該很好打。

孔三與老胡身旁,還立著一個騎著戰馬的大漢,滿眼都是兇利之色,身後同樣一些彪悍的騎士,個個穿著棉甲,頭戴氈帽,棉甲色為黃,卻是後營的老營兵。

現闖營除了標營是老營,一色的驍騎,五營制將軍,也有自己的老營兵,外營出外打糧,五營核心自然要派出老營人馬監督。

不比老胡的巡山營,雖是馬兵,但很多人不是騎驢,就是騎騾,要不大多是劣馬,這些老營騎的可都是好馬戰馬,還普遍一人二馬,甚至三馬。

這一隊監督的後營老營,騎的就都是好馬,在他們身後,還有一些廝養小兒在服侍,普遍在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樣子,年紀雖小,眼中卻帶著兇殘,似乎對生死充滿冷漠。

闖營喜歡收羅孤孩帶在營中,耳濡目染下,很多人長大後多成為骨幹流賊一員,很多頭目也喜歡認這些人為義子,如當年的孫可望,李定國等人一樣。

初時見了狼,那大漢還一喜,結果見巡山營馬兵沖過對岸,卻一頭狼也沒打中,他皺了皺眉,不悅道:“踏地龍,時辰不早了,該去打糧了,打下柳林莊,今日還要打另一個寨,休得磨蹭。”

這人雖只是部總的軍職,而自己是威武將軍,但他可是老營兵,老胡不敢怠慢,他笑呵呵的點頭道:“田爺說得是,時辰確是不早了,磨蹭不得。”

他吼道:“弟兄們,全部過河,打下柳林莊,人人吃飽飯。”

立時全營一片歡呼吼叫,眾兵雀躍,人人充滿幹勁。

此時闖營的糧草供給,還是實行平均主義,各營打來的糧草匯集到老營,然後按人頭發下來。若糧米多,整體生活水平就高一些,糧草少,則均短之,全營挨餓,所以各營上下,都對四出搶掠充滿熱情。

昆水不深,巡山營吼叫著過了河,他們每隊有一面旗,營部有一面坐纛大旗,行軍時,不論馬步,皆隨著旗走。對岸仍是平原,雖然雜草密布,不過還是好走,一營數千兵,分數路行進,還有探馬跑得遠遠的。

闖營的軍律,不論行軍還是紮營,即發撥馬,上下左右的四路偵探,一裏一撥,直至二百裏外,有警即知。強大的偵察能力,也是官兵屢次三番中伏的原因。

還有數千的饑民跟著大軍,闖營一路北上,已經裹脅了不少流民,分到巡山營的也有數千。

老胡昂首挺胸的策著馬,回首身後“浩浩蕩蕩”的大軍,心中頗有意氣風發的感覺,往日自己不過一小兵,現在成了數千人的首領,那種成就感難以言說,要不是孔三跟在身邊,他早忘了自己是間諜。

不過看了看身旁那老營部總,老胡眼中卻閃過嫉妒的神情,看這些人個個馬術嫻熟,騎的又都是好馬,自己雖有馬兵上千,然戰馬卻不到二百騎,就希望打了一些仗後,多賞一些馬騾下來。

為鼓勵各營打糧,闖營還有規定,誰打來的糧草越多,他們發下來的糧米也會更多,還有別的賞賜,更激勵了各營的積極性。

而諸營軍功賞賜中,馬騾為最上賞,弓夭鉛銃為次,金銀珠玉最下。亂世中賞馬賞騾,當然大大增加各營首領的硬實力,有實力,要獲金銀財寶只是等閑。

沒有實力,再多的金銀一樣保不住,老胡飽經軍伍,當然明白這一點。

他們在荒蕪的大地上行走著,沿途市鎮,都是滿目荒涼,昔日繁華村鎮,皆成瓦礫殘壁,處處雜草,欲覓一椽一瓦不得。

途中,巡山營路過一個大寨子,為當地一個豪強所築,此時寨墻上滿是人影,個個警惕地看著寨外路過的闖兵們。

闖營上下痛恨地主老財,但最不好打的寨子就是他們,果然在寨外粗粗一看,寨上的鄉勇武裝絲毫不差過一些州縣,弓箭鳥銃具備,甚至還裝備了火炮。

柿子還是撿軟的捏,連那監督的老營部總都沒有下令攻寨的意思,全營直往柳林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