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胡寨主(第2/2頁)

考慮到自己走的是匪路,招安了,後續工作就不好展開,老胡、孔三等人拒絕了,不過也保持彼此相安的默契,時不時可以去縣城購買一些物品。

又因為只是剿匪,消滅大小杆子,通許境內幾個較為富裕的厚實堡寨也對這股勢力抱以好感,慢慢的在老胡等人越發壯大後,也願意借糧給他們,交納保護費。

這些堡寨皆是當地大戶聚集,堡墻高厚,防守嚴密,內中又聚的是宗族同姓之人,凝聚力強,想攻下這樣的寨子,是非常困難的,他們願意交好,老胡等當然樂得如此。

過了年後,老胡等人兵馬更眾,已經有步兵近千,馬兵一百多,還是一色青壯,區區一縣內有這勢力當然了不起,這也有情報部支持的結果。

源源不斷的支援,從開封等處送來,便如一些糧食,一些鐵料,腰刀長矛,一些三眼銃,鳥銃等等。

雖然這些武器,如鳥銃是那種沒有火門裝置,口徑又大小不一,不能使用定裝紙筒彈藥的簡易鳥銃,但也算精良,眾土匪中有這類武器,當然是如虎添翼。

在寨子各人眼中,三位寨主是有大本事的人,路子野,交遊廣闊,總是有能力搞來各種寨中需要的物資,使得己方實力不斷壯大。

當然,這種支援不是沒有條件的,收羅婦孺送到都護府,就是他們的“主業”之一,眼下在河南很多地方,不論官匪,都在做這種“生意”,通許這邊,“生意”更大。

因為有著源源不斷的支持,從年初開始,“巡山軍”將觸須伸到境外,兵馬越眾。

這火拼途中,各處收來的慣匪惡匪,也在不斷消耗殆盡,比如初時小寨當時那些熟面孔,已經全部不見了,換上的,是不斷的新人,也是三位寨主希望的人員。

無數的火拼爭鬥免不了危險,三人也算福大命大,到現在還活著,當然,身上的大小傷口是免不了,生死有命,三人早已看開了。

此時三人就個個裂著大嘴賤笑著,一副賊鼠兮兮的樣子,絲毫看不出他們是情報部的精英。

同時老胡的馬鞍上,還掛著幾只撲騰的雞鴨,孔三馬背後方,橫著一頭嚕嚕直叫的肥豬,黃偉傑的馬背後,則是一頭拼命掙紮的母羊。三人部下,也是扛米的扛米,挑擔的挑擔,個個歡笑著,活脫脫象一群打家劫舍剛歸來的土匪。

由不得眾人不高興,昨日他們“巡山軍”在三位寨主帶領下,與尉氏境內的“闖塌天”勢力大幹一場,打得擁有兩千多人馬的“闖塌天”狼奔豕突,更當場繳獲兵器二百余把。

還有糧米六十多石,紋銀一千多兩,又有彩緞、山綢、棉布、豬羊酒等等眾多,怎不讓人歡喜?

經此一役,大寨主“踏地龍”的威名,不但在通許境內,想必就是尉氏,扶溝,太康幾縣也將大大傳揚,作為部下,有個強力的靠山,也可更好的在亂世中活下去不是?

不過說實在,“闖塌天”的失敗也在必然,己方看起來人少,卻是精銳,有馬的馬兵就在三百五十騎,雖然大部分人不是騎驢子,就是騎騾子,或是騎劣馬,然擁有上好戰馬的人,也有五十騎,便是二寨主孔爺率領的大寨主親兵。

己方還有步卒一千五百人,雖然這次只出動一千人,但最犀利的鳥銃隊有出馬作戰,一百杆火銃齊射,“闖塌天”第一個回合就被打得慘敗,死傷二十多人後,兩千多青壯就一哄而散了。

孔爺再率親衛沖擊,余者馬兵跟上,“闖塌天”的大敗就在眼前,他縮進老窩,再也不敢出動了,更妙的是,此戰抓到了千多個跑不及的婦孺,這可是大財源啊。

他們寨中主業,現“拐賣人口”第一,“兵器加工”是第二,“收保護費”第三,至於寨民閑時無事,在附近種麥種豆,那只是副業了。

這千多個婦孺寨中未聚妻的分下,余下的送到開封府城,可以換到很多自己需要的物資了。嗯,唯一要小心的,便是陳留“射破天”那幫人,他們早眼紅己方“生意”,這回軍途中,小心他們攔路搶奪。

這幫人不是東西,將自己妻小都賣光了,還到處搶掠婦孺換取資源。

滿載而歸,“巡山軍”各人興高采烈,“軍歌”唱得響亮,只有後方跟著的那些“闖塌天”部下婦孺愁眉苦臉。

這“踏地龍”部下巡山軍別的都好,就是喜歡“拐賣人口”,聽說那些被羅去的婦孺,是送到山西去享福,也不知是真還是假,前途的未知,讓她們心情忐忑不安。

拐過這片樹林,忽然有負責偵探的親衛馬兵緊急來報:“射破天傾巢出動,在前方不遠處等待,人數怕有三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