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吏員開考(第3/4頁)

趙中舉等人當然也非常關心,湊到人堆旁,注意傾聽。

一中年士人看著窗外樓下,街上熙熙攘攘,難得的繁華太平氣象,真想留在這個地方啊,他嘆了口氣,大聲說道:“不知宣府鎮這次出什麽題目,趙某想復習功課,都不知從何習起。”

他的話引起一番共鳴,不少人嘆道:“是啊,學生等將經文全部帶來了,然總覺心中無底,不知復習了,到時有用無用。”

宣府鎮的吏員考試,前所未有,他們作為第一批開考的前輩,一切都是從空白開始,或許,只是為後人提供經驗值罷了。

特別有些人有心作弊,都不知從何作起。

自古中華兒女多奇志,不言後世考場作弊種種,此時也不遑多讓。

夾帶小抄只是等閑手法,穿著麻布作弊坎肩,上書數萬字,內有數十篇八股文,以老鼠胡須寫就,也只是正常作弊方式一種,並非巔峰手段。

“宣府鎮這地方,講的是通用實用之材,不需之乎者也的酸儒,況乎吏員嘛,重要的也是能寫會算……”

一帶著大同口音的士人緩緩說話,慢條斯理的,立時吸引了一大幫人注意。

“……聽聞鎮內小學、中學等,亦多教明法、明字、明算三科。國朝科舉,明法科試律令,明算科試《九章》、《夏侯陽》、《周髀》等著,明書科試《說文》、《字林》等字書,進士科嘛……”

他搖搖頭:“永寧侯處事往往別出心裁,此次吏員考試,怕不會有八股內容,苦讀明經、進士二科者,怕是……”

他這話一出,堂內哀嚎一片:“完了完了,大明律學生早已忘光了。”

“不得了,余得趕緊回去,將《九章算術》拿出來翻翻……”

“不是吧兄台,九章算術多為基本算法,這個你也能忘了?”

劉冬陽握下拳頭,若吏員考以算術為主,自己何懼之用?

黃博文呼吸也變為粗重,他雖然讀了很多年書,連秀才也沒考中,但論起算術,他還是不怕的,只是律法……

趙中舉眉頭皺起,坐立不安的極為難受,不行,等會回去,就翻翻那些算術書,只是,此次來自己只帶經文,一本算術書也未攜帶,這可如何是好?

那士子道:“各位兄台也觀報紙了,此次吏員考核,許可考生攜帶算盤,算籌。理所當然的,此次吏考算術占了很大比重,可能有些題目還很難……”

說得很多人更是打定主意,回去就翻算術書,律法書。

李坦然微笑坐著,曾為令吏,協助上官統計一縣錢糧,區區算題,區區律令,想必自己多可以從容應下。

那大同士子更又投下一個重磅炸彈:“聽聞此次永寧侯爺有親自出題數道,特別言能解下他精心設計的一道算術題,便為數學界開宗立派的大宗師!立時享受研究員待遇,便是見了永寧侯爺,也只揖不跪!”

這瞬間堂內都轟動了,是什麽題,解出後可被尊為大宗師?

他們議論紛紛,搜腸刮肚,尋思在哪本算術書出題,解了後可享受大宗師地位身份?

同時很多人沮喪,他們中有人一輩子在研究八股文,四書五經,視算術,律令為小道,說起破題、承題、起講、入題等頭頭是道,但算學這些……

那大同士子看這些沮喪的人,也安慰道:“各位仁兄也不必過於憂急,余觀宣府鎮,還是有國文課的。比起余等苦習四書五經,課程還是低淺,他們畢業考也有……策論,更不限格式,無我八股文行文如此嚴謹……”

“諸位答慣了八股文,答那種不講形式、可以自由發揮的策論,或許反而簡單……”

他的話引起一片附合:“是啊是啊,八股文多難,先要破題,破題及格了,才要承題。承題及格了,再作起講,最後起講合格了,乃作全篇,由簡而繁,闡發微言大義,這容易嗎?”

“不錯,策論乃是下筆有萬字,離題有千裏,太不注重格式了,吾等從嚴謹中來,解此松散策論,那是小菜一碟。”

很多人七嘴八舌地說道,不過說實在,八股文內容,格式都限制太嚴,在場人等考試時,也只會按照題目字義敷衍成文。

各人創意,想象力早被扼殺殆盡,也習慣了八股文空洞僵化內容樣式,突然改為策論,自己有沒有能力解題,也是心中打鼓。

當然這個時候,必須為自己加油打氣。

同時有人有疑問,考吏員罷了,會考策論嗎?這只是招吏員,並是考進士。大明各處,吏員不是世代傳家,便只需能寫會算,家業清白便可入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