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大開發序幕(第2/2頁)

衣食無憂,又身居要職,拿著豐厚薪俸,吳世宦別的沒什麽心思,就想著自己能否青史留名的一天。

便若粟都尉趙過一樣,發明耬車,名揚千古。

多年來,他也識字不少了,更決定在年底通過文化考核,拿下匠師的稱號。

現宣府鎮工匠雲集,上等匠士眾多,匠師卻沒有一個,吳世宦老當益壯,決定率先成為宣府鎮匠師第一人。

當然,若賴源龍等人願意考核,他們要成為匠師還是輕而易舉的,畢竟書吏大使出身,不過他顯然沒有進入工匠體系的意思,只在軍科司任了職,掛著高級研究員的稱號,一心研究自己的火器。

李茂森文化水平差了一些,李之芬潛意識認為自己是士紳,就沒有想過去考匠師。

此時這片院落為民科司一些研究員合用,各自在搗鼓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鄰近吳世宦這片大院的,便是一個叫龍琨的中年胖子,一樣是個中級研究員,整日神神道道就在搞一些蚯蚓。

“不對,不對,如此麥子雖可收割,但散落滿地,更增人工……”

吳世宦在圖案上改來改去,總覺不滿意。

他想研究的,其實是一種收割機,由於漠南要進行大開發,又暫時地廣人稀,沒有機器跟人工搶飯碗的問題,短時間內要多產糧食,這就對高效率的機械需求極旺。

按吳世宦的想法,世上有快速播種物什,自然也有快速收割的機械,近期他在研究的,便是這個東西。

此事更已經在民科司立了項,拿到了大筆的經費,只是遲遲不能出成果,讓吳世宦心急如焚。

他放下眼鏡,踱出自己的辦公室,來到前方大院中,一些助手與工匠,正對著幾架木制機器忙活著,看著這些機器,吳世宦眉頭皺起,眼下有幾個難題。

一是麥子割下後,如何整理整齊,裝筐妥當,否則散滿一地,還不如手工操作呢。

二是效率問題,依吳世宦的估計,此物成後,不過收割速度比人工快兩倍罷了。

此物若只比人工快兩倍,肯定難以推廣出去,耬車能日種一頃,但因為價格高昂,民眾都不願意使用,這物更不用說了,這收割速度,必須要提高上去。

只是怎麽改進呢?

帶著煩惱,吳世宦在院中踱步,更不知不覺踱到鄰近的龍琨那方院落去,二人沒事,也會串個門,或在一起閑聊喝茶。

到了這邊,就見龍琨指揮著助手們,正往一陰濕安靜所在,不斷堆積著牛、豬、馬、雞等糞便,還有大量的果皮、樹葉等堆上去,一邊喃喃自語,在筆記上記著什麽。

“……地龍習性喜靜,偏好潮濕,冬日更需鋪上厚葉,糞便,以免無食而死……”

他在忙活著,根本沒注意到吳世宦的進來。

這個胖肥的中年男子因貢獻了草場養雞法,還有土缸孵蛋法,使宣府鎮的畜牧業大大發展,幾年過去,他現也成為了民科司的主力人員,他身家一樣豐厚,因為各用草場養雞鴨的畜場,都要向他交納一定的專利費用。

他現在在研究用蚯蚓喂養雞鴨,因為他發現,養蚯蚓耗費少,喂養出來的雞鴨,更又大又肥,下蛋率都提高不少。

而且蚯蚓糞便可以增肥土地,醫藥又稱地龍,可以入藥,具有清熱、鎮驚,利尿,止喘等功效。

所以這兩年,他都在研究這個蚯蚓的事,民科司成立後,更是專門為此立了項。

他喃喃自語著,吳世宦雖然進來,其實還是掛念著自己的事情,他看著龍琨在動作,又似乎沒看到,只是忽然喃喃說了一句:“麥子割時散落一地怎麽辦?”

龍琨無意間的回了句:“用筐筐著唄。”

吳世宦眼前猛然一亮:“對啊!”

他匆匆忙忙出去了,龍琨仍然繼續往自己筆記上記著什麽,根本沒意識到吳世宦的進來,出去。

他們這些搞奇技淫巧的人,在宣府鎮這種環境下,個個都煥發出火熱的工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