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欽差大臣(第2/2頁)

隨員聽了更是氣憤填膺,他們尖聲怒吼:“真真是放肆,李大人可是欽差,爾等可有將朝廷放在眼裏?可有將欽差大臣放在眼裏?”

那軍官冷笑:“你等可有聞細柳營之事?天子致,無令盡不得入。”

隨行一個太監,氣勢洶洶的領了幾個錦衣衛與小太監上前,依他們想,雖然現在廠衛沒以前威風了,但虎威尤在,仍然可止小兒夜啼,這些關卡的小校,肯定不敢為難他們。

沒想到管理關卡的那個軍官神情一冷,他喝道:“爾等閹人,是否要鬧事?依宣府律令,敢沖擊關卡者,盡誅!”

他一揮手,甚至一隊靖邊軍上來,黑洞洞的銃口只是對著他們,當場嚇得那太監與幾個錦衣衛魂不附體,個個慌忙退了下來。而且事情過去好多天,那太監想起當時的情形,仍然嚇得全身哆嗦,不斷的冒出冷汗。

最後,李邦華還是決定隱忍為上,以免宣府鎮都進不去,他在關卡上登了記,拿到一張通行證。

“李邦華,字孟暗,萬歷二年五月生辰,江西吉水縣盤谷裏人氏,身高六尺五寸,方臉闊額,面色微紅,有長須三絡……注:右臉頰處有一塊斑。現職:大明都察院左都禦史,來意:公幹。隨員人數……”

“持此證可在宣府鎮內通行、住宿,有效期一個月。注:此證需得隨身攜帶,不得遺失。若有遺失,需在三日內補辦,並收工本費一銅圓,或糧票五合……”

看著這證件,李邦華內心不知是何滋味,還有身旁各人,一樣哭喪著臉。

那隨行太監看看手中證件,又看看李邦華的,還有隨下錦衣衛的,個個面面相覷,看來看去,每份證件都是相同,高官如此,普通卒役如此,他們不約而同想到:“此舉尊卑何在?體統何存?”

最後他們通過關卡,不過個個已經有氣無力,鑼鼓敲得亂七八糟,旗牌舉得歪歪斜斜,雖然開路旗牌上書“肅靜”、“回避”等字樣,但走在官道上的行人,又有哪個理他們了?

他們仍然自己走自己的,不時停下觀望,或議論指點,想他們跪下迎接,或畏懼匍匐,只是夢想。

還有爹娘牽著的小朋友,歡叫著,笑鬧著,在旗牌隊伍中跑來跑去,讓舉著旗牌的士卒們,感覺自己就象耍猴的。

還有人下意識看看,自己舉的是旗牌啊,不是龍頭,也不是元宵節在舞龍燈,這些無知孩童,在鬧啥呢?

還有,通過關卡後,這官道的質量非常好,來往車馬也絡繹不絕,非常的繁盛,與京師來前,處處蕭條,官道坑坑窪窪,形成鮮明的對比。

只是這車馬怎麽回事,左來右去的,各走一邊,他們儀仗走在官道中間,反而妨礙到車馬通行,造成混亂了?

欽差來臨,想象的黃土鋪路,凈水潑街,萬民跪伏,甚至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待遇沒有,一路過去,只留下一片毫不客氣的叫罵。

“哪來的土包子,連交通法則都不知道遵守……”

聽到這句話,李邦華的臉青得發白。

……

讓一行人憤怒的不單如此,宣府鎮的驛站倒非常完備,只是沿途歇息,任何費用,均需自己掏腰包,驛站不再提供免費吃喝。

各驛官也是振振有詞,大將軍下令了,現在宣府鎮驛站,只供飛報塘馬,傳遞公文之用,遞送使客功用沒了,任何人等,要在驛站吃睡,都需要自己掏腰包,欽差大臣也不例外。

面對眾人責問,他們理直氣壯:“連永寧侯爺都如此辦理,一樣自己掏錢,你等身份比他老人家還高貴?”

甚至有人冷言冷語:“國朝初時驛站通暢,便是使客稀少,奈何上梁不正下梁歪,什麽阿貓阿狗都跑進來吃喝,最後各驛站難以為繼,更出了個闖賊……好在有了侯爺,我等又有了飯碗,我宣府鎮諸驛站走到這步容易嗎,侯爺都以身作則,你等有何不可?還想白吃白喝,讓我等再關門歇業,然後再出幾個李自成?”

風言風語,讓李邦華聽到後,氣得鼻子都歪了。

一幹隨員各人,也一樣哭喪著臉,原以為隨欽差出來,是一趟美差,想不到油水沒撈到,在驛站吃睡,都要自己掏腰包,真是大出血,大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