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緩沖(第2/3頁)

齊天良贊同說道:“是啊,別說這種軍政大事,就是在鄉下地方,鄉紳若做好事,做多了,都會被人扣上一頂邀買人心的大帽子,何況這種情形?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唉……”

這個軍政部副部長搖頭不已。

高史銀看看這人,看看那人,嘀咕說道:“看來忠臣也會壞事啊。”

“當然會壞事!”

葉惜之冷笑一聲,他高聲道:“清流之人,一心只為大義,刀劍加頸,斧鉞臨身渾然不懼,他們不會怕死,甚至一心求死!只是為了心中大義往往不顧局勢。為人臣者,為人官者,有時當知進退,然他們只知道進,卻不知道退,所以往往造成悲慘的局面,特別在這國朝危難,需適當的退步之時。”

高史銀道:“嗯,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才是為官之道……”

他看著王鬥:“大將軍,該怎麽處理這個李邦華?要不要末將……”

王鬥看他眼中兇光閃閃,只是搖頭,鐘顯才看了高史銀一眼,輕聲道:“老高,你要做什麽,不要讓大將軍為難,更不能壞了大將軍的聲譽……這事,也不是你拿主意的,明白嗎?”

高史銀一愣,摸摸自己的頭,呵呵傻笑:“確實,看我這木魚腦袋。”

看著各人,王鬥緩緩說道:“我王鬥走到這一步,步步皆無愧於心,我們幕府也有目標,便是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管朝廷怎麽做,我們目標不會改變。”

他略一沉吟,相對來說,忠臣確實更讓人頭疼,反倒是杜勛這種人讓王鬥輕松一些。不過到他這一步,區區一個李邦華,已經無足輕重,他說道:“畢竟是一代大儒,朝廷大員,該有的禮遇,該有的體面不能短。”

他神情恍惚一下,不可否認,李邦華這類人有種種毛病,但正因為大明有這些人……

他最後笑道:“還有,能做到左都禦史的人物,都不是等閑之輩,他一身本事不能浪費了,看到時給他找份什麽活幹,便若杜勛,現在不是幹得很好嗎?”

堂內眾將都大笑起來,一片豪氣誕生,確實,杜勛現在這個城管大隊長幹得有聲有色,為幕府這邊背了不少黑鍋。

眾人忽然起了期待,看大將軍到時給這個都察院左都禦史、安北都護府副都護安排個什麽事做。

……

多爾袞,李邦華等人的事只是小插曲,甚至朝廷對王樸褒獎輕描淡寫也讓各人搖頭,感覺現在朝廷就是個委曲的小媳婦,這種笨拙的離間之計作用沒有,純屬惡心一下。

堂內各人聊了幾句,就沒人再提,此前溫達興進入大堂時,眾將正在商議漠南的防區屯區諸事。

班師回來後,王鬥也對靖邊軍各將進行了授勛與加職儀式,韓朝、溫方亮、高史銀、鐘顯才、李光衡五人,都榮升為了將軍,此外還有一大批人升職。

對靖邊軍的軍銜制,經軍中反應,王鬥與各將也對其進行了微調改變,更附合此時大明情況。

依軍職等級,軍中設騎尉、都尉、將軍三階。

士兵的勛階,為下士,中士,上士三級不變。

隊官與把總為騎尉,內副隊官武騎尉、隊官雲騎尉、副把總飛騎尉、把總驍騎尉。

千總及上為都尉,內千總授騎都尉、遊擊授上騎都尉,參將授輕車都尉,副將授上輕車都尉。

這與大明此時勛級大部相同,而大明武官勛級,又是仿效大唐。

韓朝、溫方亮、高史銀、鐘顯才、李光衡五人授將軍後,軍職也皆充為總兵,可上各類美號、尊號。

內中,韓朝授予驃騎將軍、溫方亮授鷹揚將軍、高史銀授豹韜將軍、鐘顯才授虎賁將軍、李光衡此時率中軍騎兵營,正駐守歸化城之內,一樣授虎烈將軍。

靖邊軍五將中,以韓朝驃騎將軍最貴最尊,畢竟此次出征塞外,他立的功勞最大,而靖邊軍授勛加職之事,也只在軍報上發布,並沒有對外界公開。

為更附合此時大明軍人的習慣口稱,以後靖邊軍軍中,總兵以下者,只稱軍職,若趙副將,鐘參將什麽。

總兵職將軍銜者,可簡稱或尊稱軍銜,若韓將軍,溫將軍,或驃騎將軍、鷹揚將軍等等,也更體現將軍職銜的珍貴。

通過陳新甲那方情報,王鬥早早知道皇帝通準自己設安北都護府之請,自己布局,就可以更從容進行了。

在王鬥謀劃中,以韓朝坐鎮宣府鎮,這是他的核心要害之地。

雖然他會經常留在宣府鎮,這邊的大將軍府也不動,但肯定會不時前往漠南各處,就需一個心腹大將坐鎮本地,韓朝是個良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