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天要亡清!(第2/4頁)

……

報紙所到之處,不論當中招募吏員,還是開墾塞外,都讓許多人怦然心動,當然,人有各種,利益不同,關心的對象也不盡相同。

北風裹著小雪,時緊時慢落下,積得這方會館的屋檐一片潔白。

屋內溫暖,炭火燒得通紅,精致的火鍋沸滾著,騰騰冒著熱氣,旁邊銅架上還溫著小酒,隨時保持冷熱適中,隨著篜氣冒起,陣陣誘人的酒菜香氣撲鼻而來。

裹著皮裘外套的王樸與親將王徵等人坐著吃喝,聽旁邊田參謀長讀著報,時而點評幾句,非常愜意。

王徵道:“永寧侯這樣公然招募吏員,就不怕朝廷疑心?還有幕府架構也公然報出,不怕外人得探機密?”

王樸道:“這叫堂堂大氣,永寧侯大勢已成啊,又怕什麽?幕府架構放在報紙讓人公然觀看,有句詩叫啥:不識廬山真面目啊,不明白內中道理,最終只是東施效顰,唉……”

王徵道:“將軍,都護府要在宣大收羅流民災民,雖是好事……就怕到時會不會連佃戶都跑了?”

王樸道:“無妨,窮鬼走光了才是好事嘛。先賢有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沒了窮鬼,我大同鎮才有機會實現這種先賢氣象嘛……”

“民政部言,當下所設安北銀行,盡合三晉商賢之力,注資白銀達一千萬兩,存款最高年息可達三分……本報采訪民政部副部長,銀行行長田昌國,田行長言:‘大家夥有銀子金子的,不要放在地窖裏發黴了,特別搞銀冬瓜的,更是蠢啊……不要猶豫了,都拿出來存錢,最高三分利啊,每年光利息就吃喝不盡。稍稍透露一下,我靖邊軍各將,幕府各官員,還有最少數百的官員太太,都將私房錢存入了安北銀行內,各位都是精明的人,老田我就不多說了……’,民政部言,日後吏員俸祿,也將由存折發放各人頭上,徹底杜絕上官克扣!”

“停停停!”

王樸打斷田參謀的讀報,他摸著自己的小胡子,沉思道:“你們說說,這安北銀行,靠不靠譜啊,某已經找了楊技師他們,他們鑄造銀冬瓜,在山西可是一絕,等閑很難請的……”

王徵也很疑惑:“第一次聽說錢莊有年息的,這很不錯,只是安北銀行不是搞善事吧……他們怎麽經營?”

此時大明錢莊雖多,但存錢不但沒有利息,還要交納保管費用,而且銀錢兌現,還只限於本地,異地匯兌,至少要等到清末時期才會出現。

異地運取銀錢,如果大批量的,此時都靠鏢局護送,這也是明清時鏢局興盛的原因之一。

聽報紙上所說,不但存錢有利息,而且還可以異地撥兌,這可是好事啊。

只是他不明白,好事都給客人了,銀行又如何生存下去?

田參謀長嗤的一聲笑,撫了撫自己的山羊胡子,他自詡足智多謀,平日對這方面事情確實也關心。

他說道:“沒什麽奇怪的,銀行存活很容易,放貸便可。再說了,報紙上不是說了?這存取款都要費用,雖然不多,但萬千人下來,積沙成塔,一年獲利盡是可觀。”

他說道:“銀行給年息,以為就懷好心?我等存錢進去,等若這些銀子,盡交給銀行去使用了,各地要開廠啊,設坊啊,錢糧不足的,就去向銀行求貸,每年的息錢又是多少?每年光放貸,銀行就可賺得盆滿缽滿,各地錢莊,不是這樣幹嗎?”

王樸摸著自己下巴:“有道理啊。”

王徵也放下心來,這樣說來,安北銀行還是靠譜的,他決定了,將自己的銀子,拿出一半存到銀行去,如果每年吃息可觀的話,再全部存進去,畢竟靖邊軍各將都存錢了,自己又怕什麽?

而且他了解永寧侯為人,銀行是他幕府產業,定不會墨了大家銀子。

王樸也打定主意,在安北銀行設到大同鎮城時,將自己地窖裏的銀子,存一半到銀行去吃息,再想起一事,他笑道:“銀行一設,山西各地放高利貸的就慘了。”

眼下大明,各大地主,大官員,大商人,罕有不放高利貸的,不過王樸倒無所謂了,放高利貸,只是他家族業務之一,現在緊跟王鬥,賺錢機會多多,倒看不上高利貸那點錢。

田參謀長同樣笑道:“也是,當年永寧侯在東路開糧店,開錢莊,當年那些放高利貸的被他殺得血流飄杵,加上……現在大家都怕了,反正山西大商人多加入商行內,余下的,多是小魚小蝦,哪會是銀行的對手?”

他們聊了幾句,不再談這個,而是說起探來的朝廷之事。

欽差大臣快到了,聽說以都察院左都禦史李邦華為首,並帶來了朝廷的封賞,王樸很有興趣,朝廷會賞自己什麽?